李云鹏被这个问题问得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有些哭笑不得的表情:“您这可真是难为我了。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货船,载重也不过吨,还是英国今年刚建造的。10万吨级的货船,现在想都不敢想?”
秦浩然一听,顿时意识到自己有些异想天开了。
他摆了摆手,笑道:“是我太着急了。那现在收购的造船厂,能不能生产万吨级的货船?”
“可以生产。”李云鹏肯定地说道,“但是一年最多只能生产4艘这样的货船。我们收购的那家远洋运输公司,之所以有那么多万吨级货船,也是因为他们分几家船厂订购,然后再统一运营。但也正是因为他们盲目扩张,最后导致资金链断裂。我们正好捡了一个大便宜。”
秦浩然点了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那以后我们的造船厂,就按3万吨的标准来预研新的货船吧。我们不能总是跟在别人后面,要走在技术的前沿。”
李云鹏听后,眼中闪过一丝钦佩的光芒:“好的,这个可以做预研。但是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估计得两三年才能出成果。”
“这个没关系。”秦浩然说道,“我们以后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再预研一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在技术的前沿,不被时代淘汰。”
李云鹏听后,深受启发:“明白了,老板。下来我们所有产业的技术研发,都按这个思路来。”
随后,两人又详细讨论了产业转移的先后顺序、相关细节工作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
秦浩然时而点头赞许,时而皱眉沉思,而李云鹏则始终全神贯注地记录着每一个要点和指示。
两人的对话持续了很久,但气氛却始终保持着轻松和高效。
李云鹏离去后,秦浩然轻轻揉了揉太阳穴,那里因为连续的思考而感到微微发胀。
他目光深邃地凝视着前方,心中早已谋划着未来的蓝图。
研究院的建立势在必行,这是他回国后首要的任务。
只有掌握了核心科技,才能确保技术领先,将他重生而来的先天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胜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秦浩然深知,未来的道路绝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有了这些得力的人才,他就有信心迎接任何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