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在河边巩固水土的树,首先要考虑适应本地气候,有一个存活率保障。
然后在这些树苗里,挑选更细发达,可以巩固水土的。
再在这些里面,挑选出有经济价值,且对环境有一定助益的。
所以,城市里的路面,多以法梧桐见长。
而这么多树里头,其实常见的还有杉树。
可杉树这种东西,吸收水的能力太夸张了,反而适得其反。
如何种植合适的树,对于整个村找不出几个大学生的时代来说,太难。
可许灼作为穿越者可最清楚,江南乡下河边,最适合也可能是唯一适合种的树,还具备经济价值的,就只有“香樟树”了。
这种东西长得不快也不慢,很适合本地气候,可以巩固水土。
最主要是什么?
不是它经济价值极高,而是这东西可以驱虫。
有了这东西,洋辣子会少很多,对净化空气也有相当帮助。
许灼让全为民找的,就是大批量的香樟苗木。
一条河有两条岸,都得种不是?
结果全为民到现在都没找到。
其实也不能怪他。
一九一五年提出的植树节概念,一直到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二日,才决定为了纪念国父,将这天定为植树节。
在七九年,也就是去年。
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六次会议才正式决定,将这天定为植树节。
实际上,全国植树造林之兴盛,那得九十年代了。
也是那时候开始,全国各处才出现大量的苗木基地。
目前整个华夏,到处都是需求空缺,尤其是建设这块的。
“苗木这块还是尽快联系,事情也耽误不得。这些都没问题,那明天下午就可以开始造路了。这个路入村阶段开始,村内主路都用柏油浇筑,其余小路都用混凝土浇筑。等路弄好,菜市场也差不多。”
和全为民检查完后,两人又被拉着吃大锅饭。
许灼推脱不过,只能跟着一同吃他认为的猪食。
“许组长,你有空吗?”
他坐在全为民身侧,被全为民塞了一块只有咸味的肥猪肉,正觉得油腻难以下口时,有人忽然端着饭碗走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