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如此大理念冲突的原因,还是两个字——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如今各种资源稀缺,谁都希望买到的东西不是一次性的。
在未来,产能过剩,必须用加快消耗的方式来从整体上解决。
时代差异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难。
“那许组长,这些拆房料怎么办?”
快走时,李根生拉着许灼,询问这些老旧的青砖。
这还用问么?
“养殖场的地坪必须高,排水沟必须低。青砖用来铺地,抬高地坪。木料暂时放着,造墙的红砖水泥,回头我会弄过来。”
现在郭昆当了菜篮子工程的二把手,人生事业也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他在自己的本地船舶运输上,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于是连带着,在各种人脉路子上的拓宽,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对他来说,以前弄砖就不难,只要卖人情就好。
如今更简单。
不过许灼自己要建材,和全为民拿建材还是两条路子。
两人是小鸡和老鸡尿尿,各有各的道。
“诶?我这二哥不是搞船舶运输的么,问问他知不知道姑苏金砖制造这回事,如果有的话再好不过,没有也可以安排我走水路去姑苏。”
走出三队,他又去了一趟庄田这里。
只见村民们戴着草帽,身上都挂着水壶,脚上都穿着绿色老解放鞋。
这几天没怎么来看,进度比他想的要快。
两米的墙,村民们应该是激发起了主观能动性,分成了两组。
一组往前搭建,就造和身体等高的长度。
另一组则站在泥墙的墙头上,接着递来的泥砖往上堆。
不过也不是就这么往上一放就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