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大家沉浸于这份兴奋时,有人突然出声打断:“等一下!”
“嗯?怎么回事?”众人面露疑惑。
公子高提出疑问:“这么重要的信函,嬴绥为何没有交给自己的亲信传递,反而选择了你带回咸阳城?”
逍遥子略显无奈地解释道:“他想派亲信传达,但身边那些可以托付重任的人都已经逝去。现在身边只有张良、王翦等人。他又怕他们进入雁门关后再无归途,所以才让我这样的小人物来办这件事。”
“另外,他还答应我说,如果他能顺利返回咸阳,就赐予我一个侯位,还允诺扩大道士宗派的影响力,使道门成为第一大派,并让道家思立独尊秦国。”
“罢黜百家,独尊道家!”这话让现场再次一片静默,人们不禁感叹嬴绥的决心与野心。
同时,有人不屑一笑:“道家治国?”
治国应首选儒家与法家才是正解,前者重视道德教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后者虽然严苛无情,不讲情面,却能在战争年代迅速增强国力。至于道家?“清静无为”的理念恐怕难担大任。君王若什么都不管,国家又该怎样运行?
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众人的心思还是回到了当前的问题上来。通过逍遥子的话和眼前的密信,他们都觉得这种安排有其合理之处。经历了这样的困境,谨慎对待也是应当的。哪怕逍遥子不在关键岗位上,他的归来与否也不影响大局,若是张良、王翦等人不能归来才是大事。
好的,我将这段文字改写,保持原意及人名不变:
“好!你先离开,听候我们调遣。将来分封时,必然有你的一份。”魏袍说道,随后又一番安慰之语安抚了逍遥子的情绪,最终逍遥子离开了。
这时,人们无不兴奋异常,纷纷高呼:“行动吧,行动吧!”
然而在这一刻,魏袍却从容不迫:“仅凭逍遥子一言,并不足以全信,为确保万无一失,再找几个人来确认。”
“对方人数众多,达三百余人,这些人大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即便是嬴涑,即便能让逍遥子效忠,也不大可能让所有人都如此忠心于他。”
“再多问几人!”他补充道。
其他人点头表示同意:“涉及生命攸关的大事,必须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