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圣旨封赏

宣读圣旨本是一个极为严肃、庄严、肃穆的过程,需要摆上香案,焚香、磕头、跪拜等等一系列流程,相当之繁琐,以此表达接旨人对圣旨以及皇帝陛下的尊崇。

可是如今在府城之中,到了叶白这里,却是没有半点仪式感,也没有专门宣读,负责传旨的璇玑卫恭恭敬敬地将圣旨交到了叶白的手中,任其自行观看。

传旨的一行人,当他们进入锦衣卫的视野,并且被俘虏的时候,他们的立场就已经发生了偏移,对叶白的忠诚度已经超过了对大秦王国皇帝的忠诚,自然不敢让叶白下跪接旨。

将传旨的众人暂时打发离开,留下了戏志才等人,共同研究这份万里迢迢送来的圣旨。

圣旨上的内容其实并不复杂,都是针对叶白的封赏。

鉴于叶白孤军在敌后作战,还连续收复府城以及县城,歼灭蜀军主力无数,立下了赫赫战功,不但有力地支援了左武卫,更是大大振奋了民心、军心以及士气,故此官升两级,直接跨过了裨将,被封为武卫将军。

在大秦王国,杂号将军的头衔极多,在那些顶级世家门阀以及朝廷诸公的心目中,都不属于正经的将军之位,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

而且叶白所得到的武卫将军在杂号将军之中,都不能算是高级将军的头衔,不要说与前、后、左、右四大重号将军头衔相比了,就连骁骑、越骑等将军名号都比不上。

可武卫将军在品轶上并不低,正儿八经的从五品军职,仅比一郡郡守低了半品而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叶白已经可以算是一步登天了,不但有资格开牙建府,更是可以跨入真正将门的门槛了。

这一次封赏,皇帝和兵部也算是下了血本,虽然因为路途遥远或者是单纯地让叶白充当炮灰、棋子,在钱粮等等方面,并没有半点奖赏,等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可是在其他方面,却是并没有吝啬。

不光是叶白的官位晋升前将军,在武安郡地界,除了左武卫大将军能够高他一头之外,就无人比他的品轶更高,说是军方第二人都不为过。

有了官位,在权利方面,陛下和兵部也没有吝啬,虽然无法给叶白补充兵力,但在编制上却是没有半点苛待,直接授意叶白新建一军,授予编号武安军。

在大秦王国或者说整个太始大陆上,最大的常规编制乃是卫,满编是下辖3军或者5军,但受到国力的限制,在大陆各国之中,能够下辖多个军的卫军并不多,往往都是一国禁卫军或者绝对的主力部队。

其他的野战部队,虽然挂着一个卫的名号,但实际上往往只有一军的兵马而已,例如驻守西北边境的左武卫就是这般,明明是卫的番号,可实际兵力只有10余万,等同于一军的编制而已。

虽然兵力和编制没有上去,但是官位却是符合的,左武卫大将军的真正官职乃是镇西将军,正四品官职,比起武安郡郡守还要高上两品。

若非文武分治,军人不能干涉政务,整个武安郡几乎都要左武卫大将军一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