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电话,赵飞扬陷入了沉思。对于这种复发的晚期阴茎癌患者,治疗难度非常大。传统的治疗方法效果已经不佳,或许只能从新兴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中寻找突破。
他立刻召集了团队成员,针对这位患者的情况进行讨论。“大家都知道,这位患者的病情很棘手。我们之前的治疗方案已经不能控制肿瘤的发展。现在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上。”赵飞扬说道。
一位年轻的医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赵教授,我最近关注了一些关于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联合使用的研究,好像有一些不错的效果。我们能不能在这位患者身上尝试一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飞扬点了点头,“这是一个思路。但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药物选择非常关键,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找到最适合他的药物组合。”
团队成员们联系了基因检测公司,为患者进行了全面的基因检测。同时,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寻找最新的治疗方案。
经过几天的努力,他们终于确定了一个初步的治疗方案。赵飞扬亲自来到病房,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了治疗方案和可能出现的风险。
“赵教授,只要能治好我爸爸的病,我们什么都愿意尝试。”患者家属坚定地说道。
治疗开始了,赵飞扬和团队成员们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病情变化。每一天,他们都在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一些副作用,如发热、乏力等。赵飞扬和团队成员们及时调整了治疗方案,给予了患者相应的支持治疗。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病情终于出现了转机。肿瘤明显缩小,各项指标也逐渐趋于正常。患者和家属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赵教授,太感谢您了!是您给了我爸爸第二次生命。”患者家属激动地握住赵飞扬的手,眼中满是感激。
赵飞扬笑着说:“这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也是您和患者积极配合的结果。我们会继续关注患者的病情,确保他能彻底康复。”
赵飞扬和刘祖训带领着团队,继续深入研究阴茎癌的治疗方法。他们不断优化免疫联合化疗的方案,探索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最佳组合方式。
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临床试验,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每一次的治疗方案调整,每一次的患者病情好转,都让他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报告厅穹顶的玻璃幕墙折射着日内瓦的晨光,赵飞扬调整着全息投影仪的焦距,空气中漂浮的淡蓝色数据流在他眼前交织成DNA双螺旋结构。台下六百个座位早已座无虚席,欧洲肿瘤学大会的logo在电子屏上缓缓旋转。
"根据我们最新构建的数学模型,PD-1抑制剂联合顺铂化疗产生的协同效应,源于CD8+T细胞表面..."赵飞扬的英语发言突然被前排举起的右手打断。慕尼黑大学肿瘤中心主任施耐德教授摘下智能眼镜,镜腿在桌面敲出清脆的响声。
"赵教授,贵团队公布的78.1%客观缓解率令人惊叹。"德国人灰蓝色的眼睛扫过全息投影中的生存曲线,"但你们是否考虑过亚洲人群的HLA分型特殊性?这些数据在跨种族应用时..."会场响起窃窃私语,后排记者们的记录无人机纷纷向讲台聚拢。
赵飞扬感觉衬衫后背渗出冷汗。三个月前《柳叶刀》要求补充的基因多态性分析数据,此刻正在他随身硬盘里静静躺着。正要开口,观众席后方突然亮起环形光幕——是刘祖训开启了远程接入系统。
"感谢施耐德教授的敏锐观察。"全息投影中的刘祖训正在北京实验室,身后培养箱里的类器官泛着珍珠般的光泽,"我们为此开发了动态预测模型。"他轻触控制面板,会场中央顿时浮现出旋转的阴茎癌三维模型,不同颜色的光点代表各类免疫细胞正在癌巢周围聚集。
小李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控制室时,正看到赵飞扬在调试分子对接模拟程序。大屏幕上,IL-2受体与新型抗体的结合位点像拼图般严丝合缝。"教授,慕尼黑团队去年发表的单细胞测序数据..."年轻人声音发颤,手指在触控板上飞快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