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战役全面分析

一、战略分析

(一)日本战略

1. 目标

日本企图通过中途岛战役达成多重战略目标。首先,是要报美国空袭东京之仇,挽回日本在国民和军队中的威望。其次,占领中途岛可将其作为进一步向夏威夷甚至美国本土推进的前沿基地,扩大日本在太平洋的防御圈,威胁美国本土与夏威夷之间的交通线。此外,日本希望通过此战引诱并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残余力量,尤其是航母,以消除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上威胁。

2. 计划与部署

日本制定了复杂的作战计划,将舰队分为多个编队。主力包括航空母舰编队、战列舰编队等。其中,以赤城号、加贺号、苍龙号、飞龙号四艘航母为核心的航空母舰编队是攻击主力,负责对中途岛进行空袭并打击可能出现的美军舰队。战列舰编队则作为后援力量,山本五十六的旗舰“大和”号战列舰在其中,计划在航母消灭美军舰队有生力量后,利用战列舰的强大火力进行后续作战或对中途岛进行炮击。此外,还派出部分兵力佯攻阿留申群岛,企图分散美军注意力,使其无法准确判断日军主攻方向。

(二)美国战略

1. 目标

美国的战略目标是保卫中途岛,阻止日本进一步东进威胁夏威夷和美国本土。同时,美国希望利用此次战役的机会,以中途岛为诱饵,集中力量伏击日本舰队,特别是其航母力量,从而扭转太平洋战场的局势,争取战略主动权。

2. 计划与部署

尼米兹上将在掌握日军可能进攻中途岛的情报后,集中了手头所有可用的航母力量,包括企业号、大黄蜂号和紧急抢修后投入战斗的约克城号航母。将航母编队部署在中途岛东北海域,利用中途岛的陆基航空力量作为补充,形成海空防御体系。同时,在中途岛加强防御工事建设和防空火力配置,部署了大量的岸基战斗机和高射炮,准备应对日军的空袭。

二、武器装备分析

(一)航母

1. 日本

- 赤城号: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260.67 米,舰宽 31.32 米,吃水 8.71 米。飞行甲板长 249.17 米,宽 30.5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31 节。可搭载舰载机 66 架,舰上装备 10 门 200 毫米单装炮、6 座双联装 120 毫米高射炮等武器。其飞行甲板采用三段式设计,前段是起飞区,中段和后段用于停放飞机,这种设计在当时有一定创新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在遭受攻击时容易引发连环爆炸。

- 加贺号: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240 米,舰宽 32.5 米,吃水 9.5 米。飞行甲板长 248.5 米,宽 30.5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28 节。可搭载舰载机 72 架,装备 10 门 200 毫米单装炮、8 座双联装 120 毫米高射炮等。加贺号由战列舰改装而来,具有较好的防护能力,但由于改装原因,其航速相对较慢,且内部结构相对复杂,影响了舰载机的调度效率。

- 苍龙号: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227.35 米,舰宽 21.34 米,吃水 7.62 米。飞行甲板长 216.9 米,宽 26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34.5 节。可搭载舰载机 57 架,装备 12 门 127 毫米高射炮、28 门 25 毫米机关炮等。苍龙号是日本海军第一艘专门设计建造的中型航母,具有较高的航速和较为合理的舰载机搭载布局,在当时的日本海军中属于较为先进的航母。

- 飞龙号: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227.35 米,舰宽 22.32 米,吃水 7.84 米。飞行甲板长 216.9 米,宽 27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34.3 节。可搭载舰载机 56 架,装备 12 门 127 毫米高射炮、28 门 25 毫米机关炮等。飞龙号与苍龙号为同型舰,在设计上相似,但飞龙号在作战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独立作战能力,其舰长山口多闻在指挥上也较为灵活。

2. 美国

- 约克城号: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246.7 米,舰宽 25.4 米,吃水 7.9 米。飞行甲板长 228.6 米,宽 24.4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32.5 节。可搭载舰载机约 90 架(不同时期搭载数量有所变化),装备 8 门 127 毫米单装炮、4 座四联装 28 毫米高射炮等。约克城号在珊瑚海海战中受重创,但美军在短时间内完成了抢修,使其能够参加中途岛战役,展现了美国强大的舰艇修复能力。

小主,

- 企业号: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246.7 米,舰宽 25.4 米,吃水 7.9 米。飞行甲板长 228.6 米,宽 24.4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32.5 节。可搭载舰载机约 90 架,装备 8 门 127 毫米单装炮、4 座四联装 28 毫米高射炮等。企业号是美国海军在二战中的功勋舰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作战能力,在中途岛战役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舰载机部队作战勇猛,对日军航母造成了重大打击。

- 大黄蜂号: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252.2 米,舰宽 24.6 米,吃水 9.47 米。飞行甲板长 246.9 米,宽 26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33 节。可搭载舰载机约 90 架,装备 8 门 127 毫米单装炮、4 座四联装 28 毫米高射炮等。大黄蜂号在中途岛战役中积极参与作战,其舰载机在攻击日军舰队过程中也有一定表现,虽然在作战中遭遇日军防空火力和战斗机的顽强抵抗,但仍对日军构成了威胁。

(二)飞机

1. 日本

- 零式战斗机:机长 9.06 米,翼展 12 米,机高 3.5 米,空重 2.68 吨,最大起飞重量 4.42 吨。发动机为中岛荣 12 型风冷发动机,功率 950 马力。最大飞行速度 533 千米/小时,巡航速度 350 千米/小时,航程 2222 千米。武器装备为 2 门 20 毫米机炮和 2 挺 7.7 毫米机枪。零式战斗机在二战初期具有卓越的机动性和航程优势,在空战中往往能占据上风,但它也存在防护薄弱、自封油箱缺乏等缺点,在战争后期逐渐被美军找到应对方法。

- 99 式舰上爆击机(俯冲轰炸机):机长 10.18 米,翼展 14.37 米,机高 3.36 米,空重 3.8 吨,最大起飞重量 6.5 吨。发动机为三菱金星 43 型风冷发动机,功率 1300 马力。最大飞行速度 380 千米/小时,航程 1472 千米。武器装备为 3 挺 7.7 毫米机枪,可携带 250 千克炸弹。99 式舰上爆击机在对舰和对地攻击中有一定威力,但速度相对较慢,在面对敌方战斗机和防空火力时生存能力较差。

- 97 式舰上攻击机(鱼雷机):机长 10.3 米,翼展 15.52 米,机高 4.3 米,空重 4.1 吨,最大起飞重量 6.4 吨。发动机为中岛光 1 型风冷发动机,功率 1000 马力。最大飞行速度 378 千米/小时,航程 867 千米。武器装备为 3 挺 7.7 毫米机枪,可携带 1 枚 800 千克鱼雷或同等重量的炸弹。97 式舰上攻击机是日本海军的主力鱼雷攻击机,但在中途岛战役中,由于美军的防御严密,其损失较大。

2. 美国

- F4F 野猫 战斗机:机长 8.76 米,翼展 11.58 米,机高 3.45 米,空重 2.61 吨,最大起飞重量 3.6 吨。发动机为普惠 R - 1830 - 76 型风冷发动机,功率 1200 马力。最大飞行速度 515 千米/小时,航程 1239 千米。武器装备为 6 挺 12.7 毫米机枪。F4F 野猫战斗机虽然在机动性上不如零式战斗机,但它结构坚固,防护性能较好,在空战中能承受一定的损伤,并且其武器装备的火力较强。

- SBD 无畏式俯冲轰炸机:机长 10.06 米,翼展 12.65 米,机高 4.14 米,空重 2.9 吨,最大起飞重量 6.3 吨。发动机为莱特 R - 1820 - 60 型风冷发动机,功率 1000 马力。最大飞行速度 410 千米/小时,航程 1770 千米。武器装备为 2 挺 12.7 毫米机枪,可携带 1 枚 1000 磅(约 454 千克)炸弹。SBD 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中途岛战役中表现出色,其俯冲轰炸精度高,对日军航母造成了致命打击。

- TBD 毁灭者鱼雷机:机长 10.77 米,翼展 16.5 米,机高 4.9 米,空重 2.5 吨,最大起飞重量 4.5 吨。发动机为普惠 R - 1830 - 64 型风冷发动机,功率 900 马力。最大飞行速度 331 千米/小时,航程 1610 千米。武器装备为 1 挺 7.62 毫米机枪,可携带 1 枚 450 千克鱼雷。TBD 毁灭者鱼雷机在中途岛战役中损失惨重,由于其速度慢、防护薄弱,在日军防空火力和战斗机的拦截下,多数未能成功完成攻击任务,但仍有部分鱼雷机为战役胜利做出了贡献。

小主,

(三)战列舰、巡洋舰等其他舰艇

1. 日本

- 大和号战列舰: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263 米,舰宽 38.9 米,吃水 10.4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27 节。主要武器为 9 门 460 毫米三联装主炮,射程可达 米,此外还装备有 12 门 155 毫米三联装副炮、12 门 127 毫米双联装高射炮等大量中小口径火炮。大和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强的战列舰,但其在中途岛战役中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与航母编队距离较远,未能及时参与对美军的作战。

- 长门号战列舰: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224.9 米,舰宽 34.6 米,吃水 9.5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25.3 节。装备 8 门 410 毫米双联装主炮,射程约 米,还有 20 门 140 毫米副炮、4 门 127 毫米高射炮等。长门号在日本海军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中途岛战役中也未能有效参与作战,主要作为战略威慑力量存在。

- 巡洋舰方面:日本拥有多艘重巡洋舰和轻巡洋舰,如妙高号重巡洋舰,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201.7 米,舰宽 20.2 米,吃水 6.32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35.5 节。装备 10 门 203 毫米主炮、8 门 127 毫米高射炮等。这些巡洋舰在舰队中主要承担侦察、护航和火力支援等任务,但在中途岛战役中,面对美军的攻击,其防空能力和侦察能力都暴露出不足。

2. 美国

- 战列舰方面:美国在中途岛战役中未将战列舰作为主力投入作战,部分战列舰在后方作为战略预备队或执行其他任务。例如,科罗拉多号战列舰,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190.2 米,舰宽 29.7 米,吃水 8.5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21 节。装备 8 门 406 毫米双联装主炮、12 门 127 毫米副炮等。美国在战役中合理保存了战列舰力量,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并将资源集中于航母作战。

- 巡洋舰方面:美国拥有多艘巡洋舰参与了中途岛战役的护航和侦察等任务。以新奥尔良级巡洋舰为例,标准排水量 吨,满载排水量 吨,舰长 179.2 米,舰宽 18.8 米,吃水 7.2 米。动力为 4 台蒸汽轮机,总功率 马力,航速 32.7 节。装备 9 门 203 毫米主炮、8 门 127 毫米高射炮等。美国巡洋舰在雷达等电子设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更好地执行侦察和防空任务。

三、兵力分析

(一)日本

日本联合舰队几乎倾巢而出,共出动舰艇约 200 艘。其中包括 8 艘航空母舰、11 艘战列舰、22 艘巡洋舰、65 艘驱逐舰、21 艘潜艇等。作战飞机约 600 架,此外还有负责中途岛登陆作战的部队约 5000 人。日本的兵力部署看似强大,但由于分兵作战(一部分兵力用于佯攻阿留申群岛),实际用于中途岛主攻方向的力量被分散。

(二)美国

美国太平洋舰队集中了包括 3 艘航空母舰(企业号、大黄蜂号、约克城号)、8 艘巡洋舰、15 艘驱逐舰、19 艘潜艇等共 76 艘舰艇。作战飞机包括 233 架舰载飞机和 120 架岸基飞机。美军虽然在舰艇和飞机数量上总体少于日军,但由于情报优势和集中兵力伏击的战略,使其在局部战场上能够形成相对优势。

四、战法分析

(一)日本

1. 航母运用与舰载机攻击

- 在战役初期,日本计划以航母舰载机对中途岛进行空袭,摧毁岛上的军事设施和航空力量。其舰载机的攻击方式较为常规,先由战斗机护航,轰炸机和鱼雷机编队对目标实施攻击。然而,这种攻击模式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南云忠一指挥的航母编队在攻击中途岛时,由于情报不准确,对中途岛的美军防御力量估计不足,导致攻击效果不佳,且自身损失了部分飞机。

- 日本航母在作战过程中存在调度和指挥上的混乱。例如,在得知美军舰队可能出现后,南云忠一多次改变舰载机的挂载配置。先是命令舰载机挂载对陆攻击的炸弹准备空袭中途岛,之后又因发现美军舰队而要求将炸弹换装为鱼雷,以应对可能的海战,这种反复换装武器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舰载机的出动效率,同时也使航母甲板上堆满了弹药和燃油,增加了航母的危险性。

2. 侦察与预警失误

小主,

- 日本在侦察方面投入不足,仅派出了少量的侦察机,且侦察范围和时间间隔存在漏洞。其侦察飞机大多从战列舰和巡洋舰上弹射起飞,航程有限,且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这使得日军未能及时准确地发现美军舰队的位置,尤其是对美军航母的存在浑然不知,导致在美军舰载机发起攻击时毫无防备。

- 在预警方面,日本缺乏有效的早期预警系统。其舰队主要依靠了望哨和有限的雷达设备,而雷达技术和使用经验远不如美国。这使得日军在面对美军的突袭时,无法及时组织有效的防空和防御措施。

3. 舰队协同问题

- 日本联合舰队各编队之间的协同作战存在严重问题。航空母舰编队、战列舰编队和其他支援舰艇之间缺乏紧密有效的沟通和配合。战列舰编队在战役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与航母编队距离较远,在航母遭受攻击时无法及时提供支援。同时,巡洋舰和驱逐舰等护航舰艇在防空和反潜方面的表现也不尽人意,未能有效保护航母免受美军舰载机和潜艇的攻击。

- 日军的佯攻阿留申群岛行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美军的注意力,但也分散了自身兵力,且对中途岛主战场的支援作用微乎其微。两个作战方向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战略协同,导致整体作战效能低下。

(二)美国

1. 情报主导的伏击战法

- 美国通过成功破译日本海军的通信密码,提前掌握了日军的作战计划和兵力部署情况,这为美军实施伏击战略提供了关键依据。美军将航母编队隐蔽部署在中途岛东北海域,等待日军进入伏击圈。这种以情报为导向的战略决策使美军在战役初期就占据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