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陈恪大名,刚才又听曹汲说起他,再有曹穆对他的评价,对陈恪心生崇敬之心,这时被陈恪握住小手,感觉一股温暖之气传来。
陈恪右手拉着曹宗文,感觉左手伸进一只小手,低头看看,却见曹宗慧主动伸手拉着他的左手。
看着这双晶莹的眼眸,陈恪心里升起一个念头,“办一所女子小学。”
这时的礼教还未达到后世变态的地步,女子学文、学武的不在少数,借着这个开明风气他可以做件事,“女人能顶半边天。”
升起这个念头他就握住曹宗慧的小手,牵着两个孩子的小手往外走去,走进一家茶楼坐下喝茶。
兴京商业发达,外来人多,又赶上会试即将到来,有些举子提前入京,“三十”之夜,各酒楼、茶楼都不歇业,抓紧时间赚取今年的最后一笔钱。
这笔钱可不少,从茶楼的顾客来看老板没少赚,店里的空桌没有几张。
他们人多,分男女坐了两桌,刚刚坐下,就听一桌文人议论,“陈恪二十八日晚上回京,二十九日就发表一篇文章,上午就赶去太学讲学,其目标直指名文的那几篇文章,不知是何意思?”
一文士提出话题,引来众人关注。
同桌文士立刻说道:“陈恪做事看似天马行空,实则含意极深,他在文章中批驳名文对西方列国和其宗教的赞美,却在讲学时说其具体情况而未进行批驳,其意颇深。”
“这是不好讲吗?”又一文士提出问题。
“我看未必...”另一个文士说道:“陈恪讲学独树一帜,特点是论据详实,所以有挖地三尺找论据之说。他在讲学中未进行批驳,可能是论据不足。”
他的说法得到其他几位文士的赞同,“应该如此。”
听他们说话,曹汲和他两个堂弟看向陈恪,见他轻轻摇头,立刻认定几个文士的说法不对。
他们不知陈恪摇头也是无奈,他对西方列国这时的情况大致清楚,不说是因为无法自圆其说。
他是怎么知道西方列国那些事的?这个疑问他没法回答,掐指一算的障眼法说不通。
他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暂时无法解决。
而那些文士也没想帮他解决,得出结论就要说下一个,“律国内乱,律帝亲自领兵去征讨狮虎王,此时正是我朝出兵的良机,可皇上、太后不下旨意,群臣也不提醒,陈恪竟也不说,等律帝回师白白错过良机。”
文士们开始忧国忧民起来。
而陈恪不再关注他们的议论,心里想着,“律邵宗在做什么呢?”
他对律邵宗的印象不错,律邵宗的为人很真诚,重要的是明时势知进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