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人也是无语了,我们又不傻,你这还专门解释一下,显得我们很呆。
程羽接着说道:“不久后,道长等来了自己的援兵,那就是张璁。这个张璁可是考了八次才考中的,虽然名次不高,但总归是中了进士,而且他当时已经四十多岁了。
这位张大人在读书的时候就以‘礼学专家’而闻名,大礼议事件刚开始,他就对别人说过皇帝是来继承大统的,不是来给别人当儿子的。于是乎张璁四处查找资料,经过刻苦的书写后,一篇反驳杨廷和的文章就此出世。核心就三点。
第一,就是杨廷和没有分清‘统’跟‘嗣’的区别。所谓统,乃是帝王相传之次,是天下工器,嗣仅仅是血亲关系的继承,‘统为重,嗣为轻’,帝王之统并非全是父子相传。‘兄弟’‘叔伯’等关系继位者大有人在。再说了,武宗的遗诏是让陛下继承大统,并未提及过继之事,那么就不必继承孝宗的‘嗣’。
第二,你杨廷和对‘兄终弟及’这个理解太狭隘了,孝宗、武宗这一脉事实上已经绝嗣了,武宗也无亲兄弟,皇位理应是孝宗嫡亲兄弟的那里,这才是‘兄终弟及’。孝宗是第三子,陛下的父亲是第四子,具有无可争议的优先继承权。陛下的父亲去世了,陛下作为嫡长子,自然享有继承权,现在让陛下更改父母,才是违背祖训。
第三,你杨廷和引用的历史依据就是个错误,那个定陶王跟濮王都是先皇生前明确收养的,确立了父子名分的,他们自然是要改口。陛下出生的时候,孝宗都没了,就没确认过收养关系,这怎么能改口呢?
张璁的这下反驳可是有理有据,道长看后可是激动的表示:‘终于可以认我自己的爹了。’就连当时的重臣杨一清也表示张璁的这番言论,哪怕是圣人来了,也不能反驳。”
“这个张璁,真是有才,想必这番言论过后,这位朱明皇帝,就能父子相认了吧。”李世民说道。
朱厚熜恶狠狠的吐出三个字:“杨廷和!”
看来这还是记仇着呢,程羽也是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可没有那么简单,在杨廷和眼里,这个张璁算什么东西,直接将他赶去南京养老去了。不过这件事情过后,杨廷和在理论上已经不占优势了,支持道长的人也多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