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国,有一位名叫徐邈的官员,字景山。他在担任尚书郎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魏国的官场中流传甚广,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那时,朝廷有禁令,严禁饮酒。饮酒之风被视为扰乱朝堂风气、影响官员履行职责的不良行为,故而这条禁令执行得颇为严格。但是,徐邈却是个爱酒之人,酒对他而言,有着难以抵挡的诱惑。在私下里,他常常会小酌几杯,以慰藉自己在繁忙政务中的疲惫身心。
这一日,徐邈又没能忍住酒的诱惑,喝得酩酊大醉。他的同事赵达前来找他,本是有一些事情要商议。看到徐邈醉醺醺的模样,赵达先是一愣,而后心中泛起一丝异样。赵达为人向来较为刻板,对于朝廷的禁令更是奉若神明,看到徐邈醉酒,他心中既有对徐邈违反禁令的不满,又有着一丝好奇,想看看这个醉酒之人会有什么样的失态之举。
“景山,你可知丞相之事?”赵达试探性地问起曹操的事情,他知道徐邈平日里头脑聪慧,对曹操的行事风格和想法都有自己的见解,即便醉酒,或许也能从他口中套出一些有趣的话语。
徐邈此时早已醉眼朦胧,听到赵达的问题,他迷迷糊糊地回答道:“中圣人。”这三个字一出口,赵达便心中一惊。在当时的情境下,这样模糊不清又含义莫明的回答,让赵达觉得大有文章可做。他没有再继续询问,而是匆匆离开了。赵达离开后,徐邈依然沉浸在醉酒的状态中,对自己刚刚所说的话浑然不觉。
赵达径直将徐邈的回答报告给了曹操。曹操听闻后,脸色顿时阴沉下来,心中涌起一股怒火。在曹操看来,徐邈此举是对他的大不敬。“中圣人”这三个字,含义模糊不清,却又似乎有着别样的深意,曹操觉得徐邈是在酒后胡言乱语,诋毁自己,这让一向威严的他无法容忍。
消息传开后,整个朝堂都为之一惊。不少人都为徐邈捏了一把汗,大家都知道曹操的脾气,一旦触怒他,后果不堪设想。而徐邈此时还在宿醉之中,对即将降临的大祸毫无所知。
就在众人都以为徐邈在劫难逃之时,鲜于辅站了出来。鲜于辅深知徐邈的为人,他知道徐邈本性谨慎,这次不过是偶然喝醉后说错了话。于是,他向曹操解释道:“丞相,喝醉之人往往会有一些奇特的说法。他们把清酒称为‘圣人’,把浊酒称为‘贤人’。徐邈不过是在醉酒之际,用这样的说法来形容酒罢了,并无冒犯丞相之意啊。”曹操听了鲜于辅的解释,脸色稍有缓和。他沉思片刻,想到徐邈平日里的功绩和为人,怒气渐渐消散,决定不再追究徐邈此次的过失。
魏文帝曹丕在位期间,在许昌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宫廷聚会。在这次聚会上,曹丕见到了徐邈。曹丕徐邈醉酒称“中圣人”的趣事,心中一直对此事好奇。他看着徐邈,眼中闪过一丝笑意,问道:“徐爱卿,你如今是否还‘中圣人’啊?”
徐邈听到曹丕的问题,先是一愣,而后心中明白,文帝是在拿当年的事情打趣他。他微微一笑,回答道:“陛下,过去陛下死在阳,御叔因酒受到惩罚,臣就像他们两人一样喜欢酒,不能自我克制,所以还是会喝醉啊。”他的回答坦诚而幽默,既承认了自己对酒的喜爱,又巧妙地用过去的典故来回应曹丕的问题。
魏文帝曹丕听了徐邈的回答,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对左右的侍从说道:“徐邈此人,真是有趣。他的名声果然不是无缘无故得来的啊。”周围的人也都跟着笑了起来,原本有些拘谨的氛围顿时变得轻松愉快。在众人的笑声中,徐邈也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这次算是巧妙地化解了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