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宦官淡淡道:“哥舒元帅,昨天不是已经深讨过此事了吗?”】
【“况且哥舒元帅,不也为此做了应对与安排了吗?”】
【“让大将王思礼率兵五万作先锋,任务是率先进攻敌军,为大军打通道路。”】
【“副将庞忠等率兵十万紧随王思礼部前进,保障道路畅通的同时全速前进了吗。”】
【传令宦官之言,也确实如此,哥舒翰此时心中虽有重新部署的打算,但是知道将令不可轻易的朝令夕改。】
【并且哥舒翰对此时心中的担忧,并不是很坚决,最后也并没有做出任何的改变。】
俗话有说,当局者迷。
即使是其它世界不同时代下的哥舒翰,也在此时想不太明白,在天道盘点中的自己,为何会如此。
坚守潼关不出,等叛军与安禄山撤出洛阳后再派骑兵追击,这样的策略确实是最稳妥的策略。
但是既然到了不得不出兵的地步了,为何不先让先锋部队去攻打陕郡,取得胜利或对峙之后,潼关的大军再支援也不迟。
这样既能完成了唐玄宗李隆基交待的任务,也可以保证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即便先锋部队遇到了埋伏,被击溃。
那也只是损失了一支先锋部队,自己依然保留着一群白徒兵坚守潼关。
然而,自己为什么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不能坚信自己心中的担忧呢?
......
武侯诸葛亮:“看来,不管是古代,还是后世,有再多的先例存在,当局者该迷惘的时候,也一样会迷惘。”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先派出一支精锐的先锋部队出潼关攻打陕郡,才是最好的选择了。”
宋太师魏国公秦桧:“大唐的潼关之败,虽然与宰相杨国忠有一定的关系存在,但主要责任与过失,都不在杨国忠的身上。”
“只不过是杨国忠,猜准了唐玄宗李隆基的心思。”
“并且两人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唐玄宗李隆基与杨国忠,只是让哥舒翰出兵攻打陕郡,没有让他把二十万大军都带了出去,结果导致了潼关的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