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天竺之战

就在这时,一个令人意外的请求传来。天竺国王希望能向大明学习农业技术,以解决当前的旱灾危机。

沐英想起了朱雄英的嘱托,立即应允:"此事易办。我这就修书回京,请太孙派农学堂的人前来指导。"

当天晚上,沐英在临时驻地写下了捷报。他的笔触有力而沉稳,不仅记录了这场关键的胜利,更描述了天竺的请求。

"太孙殿下英明。"他写道,"用农业立国,以德服人,这才是真正的千秋大计。"

写完后,沐英走到窗前。夜空中繁星点点,海风依然带着咸涩的气息。他知道,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开启。

大明的威名,将随着这些远征的战舰,传遍整个海洋。而更重要的是,农业的发展将为这个帝国带来真正的繁荣与稳定。

遥远的应天府,朱雄英正在春和宫等待消息。当沐英的捷报送到时,他的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传令下去,"他对黄珀说,"准备派农学堂的人去天竺。既然他们诚心求教,我们就要好好扶持。"

黄珀应声而去。朱雄英望着窗外的月色,心中思绪万千。这一战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军事层面。它预示着大明的影响力正在向更远的地方延伸。

而这种延伸,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通过农业、贸易这些和平的方式。这正是他一直追求的治国之道。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就召见了朱雄英。老爷子看完战报,脸上难得露出了笑容。

"沐英做得好。"他说,"不过更让朕高兴的是天竺要学我们的农业。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的农业发展已经让四方景仰。"朱雄英答道,"这才是真正的文明之师。"

朱元璋点点头:"对。打仗只能让人屈服,但农业能让人归心。你做得对,这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