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科技兴军。

大明史上第一大帝 kk妹 1367 字 1个月前

此炮重量虽仅六百斤,携炮车同行,内二寸而外五寸,炮弹轻盈三斤,堪称炮中袖珍之典范。

异于常炮之处,身之在于炮延伸,长达一米五,摒弃了虎蹲炮与洪武古炮为增口径而减身长的旧习,独树一帜。

“轰!”炮声震天,朱由校立于坑外,满意地望着坑壁镶嵌之铁弹,赞其射程非凡,至少逾里。

返至炮旁,轻拍炮身,满意之色溢于言表,遂赐千银以奖工匠,冯祝叩谢皇恩浩荡。

朱由校继而筹划:“样炮既成,列装之事须提上日程。”

他委冯祝以重任,不仅监督铸炮,更于石景山筹建火器局,拨银十万为资,誓要壮大火器之力。

“火器局乃朕练兵之基,务必严加监管。”

朱由校语重心长,许以重赏激励,亦不乏严词警告,若火器质劣,必严惩不贷。

冯祝领命,战战兢兢,深知皇恩虽重,责任更巨。

二人边走边议,朱由校再提标准化生产之要,强调分工合作,提升效率,力求速产掣电铳,装备精锐。

同时,严控成本与质量,不容丝毫懈怠。

另边厢,内阁一纸诏书,激起官场波澜。南直隶查税、淮北赈饥之任,令六科御史闻风色变。

前车之鉴,言官折损大半,补而不全,更兼皇恩难测,连坐之制让都察院张问达头疼不已,威望渐失。

“南直隶之行,谁人愿往?”张问达问毕,满堂皆寂,面面相觑。

北方官惧南方势力,南方官避家乡是非,皆不愿揽此烫手山芋。一场官场推诿,悄然上演。

身为江南之子,若有所获,恐遭乡亲唾骂,斥为忘本之徒;若无斩获,又必遭群起而攻之。

大明官阙日甚,基层之控微乎其微,南直隶之行,实为荆棘满途,无论谁人赴任,皆成苦役。

一有发现,南人必心生怨怼,或煽动民变,或嫁祸倭寇,手段百出;若无所获,则难向圣上复命,南直隶税债累累,圣意难测,然众人皆知,无功而返者,贬谪难逃。

“能者居之,庸者退之”,此言犹在耳,此差犹如烫手山芋,避之唯恐不及。

“咳咳……”张问达面色不豫,恰逢湖广道御史王安舜轻咳示意,以风寒为由婉拒远行;贵州道御史刘兰紧随其后,以家事缠身为辞,言及娇妻待产,恐失天伦之乐,更惧旅途凶险,累及家人。

一时间,诸人纷纷效仿,老母需侍、妻孕待产、女嫁子病,各寻托词,避之不及。

张问达冷眼旁观,心寒如冰,言官之中,派系林立,独狼、齐楚浙党林为盛。同为朝臣,何以不能共克时艰,护佑上官?

王三善,新任右佥都御史,拍案而起,正气凛然:“吾辈身为臣子,当为国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