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恩怨。

周应秋言罢,堂内霎时寂然无声。

“以海忠介公为楷模,是否标准过高?”

片刻后,礼部尚书孙如游,这位嘉靖遗老、万历进士,终是开口。

他资历深厚,仕途漫长,对海瑞之名,亦有所闻。

海家在大明,非显赫即望族。

其祖上曾为广州卫指挥,后世子孙亦多显贵。

然海瑞,却如鹤立鸡群,其清苦生活,非一般官员所能忍。

“虚伪之人,自诩清流,若真为清流,何不以忠介公为镜?”

兵部尚书黄克瓒闻孙如游言,不禁嗤之以鼻。他性情耿直,对海瑞崇拜有加,对那些所谓清流,更是嗤之以鼻。

“徐公,您乃清流否?”

正当众人迟疑之际,周应秋突然转向徐光启。

徐光启一愣,随即摆手笑道:“我?清流?与西夷交往,被骂数典忘祖,夷臣之名,岂敢妄称清流?”

言罢,他又反问周应秋:“那周公呢?”

周应秋两手一摊,笑道:“我?幸臣耳。蒙陛下厚爱,得此高位,幸甚至哉!”

此言一出,堂上众人皆陷入诡异之沉默。周应秋自诩幸臣,竟毫不避讳,其官场名声,已置之度外。

“你二人,一幸臣,一夷臣。”

毕自严见状,亦抚须笑道。

“那本阁老,便是循吏了?”

“毕阁老过谦了。”

孙如游出声道,“《史记》有言,奉法循理之吏,方为循吏。

但陛下曾赞毕阁老有经济之才,可理国帑之弊,岂能以循吏称之?

依本官之见,毕阁老乃国之柱石也。”

“孙尚书谬赞了。”毕自严闻言,老脸微红。

毕自严、徐光启、周应秋三人,皆是大智之人,坦然将自己置于皇权之下,其智慧与胆识。

无人自诩为清流,内心澄明各自知。

“咳咳。”

毕自严轻咳一声,手捋胡须,目光扫视众人,再次发话。

“既如此,便依周尚书之见,以忠介公为楷模,诸位意下如何?”

“倘若此官出身富贵呢?”

见众人沉默,韩爌按捺不住,出声质疑。

他岂能容忍清流之本被这些人所毁。

“世人皆有贫富之别,岂能强求富贵之家如海瑞般清贫?”

“难道那些志行高洁、不同流合污之士,便不算清流了吗?”

韩爌话音刚落,堂上众人一时陷入诡异的沉寂。

毕自严与六部尚书皆将目光投向他。

片刻后,户部尚书袁世振开口反问:

“韩阁老,你究竟是为谁为官?”

“是为大明,为陛下,还是为士绅豪强?”

“你!何出此言!”

袁世振之言,令韩爌猛地站起,怒指对方。

“哼。”

袁世振淡然一笑,靠椅而坐,缓缓道:

“别无他意,只是想起陛下前日之语。”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功成名就。”

“陛下曾忧虑科举选才,恐出书呆子,不通世事。”

“因此,才有官吏合流之策。”

“韩阁老所言,世人皆有贫富之欲,问富贵高洁之士,是否必须如海公般清贫,否则便非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