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定不负圣望!"
袁世振与周应秋齐声应诺,躬身而退。
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朱由校轻抚下颌,陷入沉思。
或许,身为帝王,他总在不自觉地扮演着那个给予希望的引路人,以言语为剑,以心意为盾。
一股异样的情愫油然而生,恰似春风拂面,妙不可言。
与此同时,皇恩浩荡,周应秋与董应举承旨而行,步履匆匆,直奔国子监而去。
“借人?”
国子监内,祭酒公鼐面对并肩而至的二人,不禁心生疑惑,如坠云雾。
“非也,乃是借才。”
周应秋笑语盈盈,随即解释道,“为陛下之顺天新政,欲借监生之力,以清丈田亩,编户齐民,共襄国事。”
公鼐闻言,眉宇间掠过一丝忧虑:“监生之中,才俊虽多,然近日官考,俊彦已悉数登仕。余者,或学问未精,恐难当大任。”
周应秋见状,轻抚衣袖,温言相劝:“公鼐公勿忧,此行非求鸿儒,但求能书会算之辈足矣。新政如火,燃眉之急,容不得半点迟疑。”
“且听我言,半年为期,待新政告捷,监生自当归校,续其学业。”
公鼐沉吟片刻,面露难色:“陛下开官考,虽不合旧制,然为国选才,老夫亦曾默许。今若再抽调监生,恐非长久之计。”
董应举听至此,面色一沉,直言不讳:“孝与公,此乃圣意,违抗不得。”
其声如钟,掷地有声,似有千钧之力。
公鼐闻言,怒目圆睁,毅然决然:“为国育才,职责所在,纵是圣旨,亦需力争。”
周应秋见状,连忙打圆场,引经据典:“孝与公,光庙帝师,理学名臣,国家有难,岂能袖手旁观?昔日太祖亦遣监生丈量田亩,此乃前车之鉴,何谈违制?”
言毕,又添一语:“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行亦是监生们历练之机,可使其知行合一,避免书斋之弊。”
一番劝解之下,公鼐终是动容,缓缓点头,应允了此事。
"此言颇含深意,耐人寻味。"
公鼐闻周应秋之言,轻捋胡须,陷入沉思之中,仿佛在历史的书页间寻觅答案。
周应秋目睹此景,心中暗叹,这位文坛巨擘,泰昌之师,学识渊博,却似被书卷所困,思维略显僵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与之硬碰,恐难善了,终将惊动龙颜,闹上金銮。
"也罢,便依你。"
公鼐沉吟良久,终是点头应允,其声沉稳,如同古钟回响。
"遵循旧制,姑且信你一回。"
周应秋闻此,连忙拱手致谢,言辞恳切:"多谢孝与公宽宏大量,周某感激不尽。"
然公鼐并未立即放行,他目光如炬,继续说道:"但吾有一事相求,顺天田亩清丈毕,务必将诸生悉数归还。国子监乃育才之地,岂能轻易放人?"
周应秋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笑意,亦拱手回应:"孝与公放心,周某虽掌吏部,却深知国法森严,岂敢妄为?定保诸位监生学业有成,方允其步入仕途。"
公鼐见其言之凿凿,方感心安,遂唤来文书,安排事宜,并亲自送二人出监。
临别之际,他暗下决心,需对监生加以训诫,以防不测。
归途马车内,周应秋望着若有所思的董应举,语重心长:"董兄,今日之事,你略显急躁。公鼐乃士林领袖,不可轻忽。吾等虽持圣意,亦需体恤他人难处,方能和谐共处。"
他缓缓道来,宛如智者传经:"官场如棋,步步需谨慎。
得罪人易,和解难。公鼐之责,在于维护国子监之尊严与秩序。
吾等若强行征调监生,必伤其颜面,亦动摇士林根基。
今日之谈,是为安抚人心,确保任务顺利进行。"
言毕,周应秋轻叹一声,对董应举寄予厚望:"董兄,望你日后能更加圆融,方能在这复杂的官场中游刃有余。"
董应举闻言,沉思片刻,终是拱手拜谢:"周兄教诲,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