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一眼苏定方,微微张了张嘴,却怎么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一时间场面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定方,你所言极是。但太子殿下既有此决心,又持有圣上印玺的密函,我们阻拦不得,只能全力以赴确保他的安全。”
还是一旁的尉迟敬德,见到气氛有些不对,率先打破了沉默。
只不过说来也奇怪,在尉迟敬德说出这句话的时候。
苏定方只觉得尉迟敬德在说话的时候,看他的眼神中竟带着一丝别样的意味。
像是让他不要多想,又像是在暗示他,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只不过,对于明显有些担忧过度的苏定方来说,尉迟敬德那看似笃定的眼神,虽能起到些许安抚作用,但他内心的忧虑依旧无法完全消散。
毕竟,太子殿下的安危实在太过重要,容不得一丝闪失。
突厥人从小就生长在穷山恶水之中,生性剽悍,养成了掠夺的习性。
并且,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了坚韧的意志和高超的骑射本领。
打起仗来凶悍异常,为了胜利更是不择手段。
面对这样的对手,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大祸。
在领兵打仗上,对于李靖和尉迟敬德两位总管,几乎可以说是大唐内最顶尖的存在。
他们身经百战,经验丰富,无论是战术谋划、临场应变,还是亲自带兵冲锋,都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能力。
然而,此次太子殿下亲临北疆,为何两人却一反常态地没有什么变化?
只不过,相对于两人的异常,对比太子李承乾前来战场,作为一个忠君爱国的将领,明显更让他在意一些。
为此,就算尉迟敬德特意劝说了一下,也没能打消他心目中的疑虑。
他一脸认真且严肃的对着李靖和尉迟敬德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位总管,方才属下可能没有说明白,突厥人因为生活的环境问题,好勇斗狠,崇尚弱肉强食,行事风格也毫无章法可言,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再加上他们在马背上长大,尤其擅长使用奇袭、埋伏等战术,手段狠辣,毫无底线。”
说到这,苏定方的眼神愈发的凝重,他加重语气说道。
“太子殿下千金之躯,肩负着大唐未来的兴衰,现在突厥由于灾荒导致牲畜大量死亡,实力大减,加上内部叛乱、分裂不断,导致颉利可汗疲于应付。
“但若是颉利可汗得知太子殿下亲至北疆,为了转移矛盾、重振声威,极有可能孤注一掷,冒险对太子殿下动手。”
“这样不但能够帮他解决内部困境,还能借此要挟大唐获取诸多利益。两位总管,在战场上刀剑可不长眼!可不会认为太子殿下是大唐未来的储君,就躲着他。”
苏定方神色严峻,眼中满是忧虑。
“那既然你都想到了若是太子殿下,前来云州前线,突厥人定然会按耐不住,发动进攻,那太子殿下是不是就是想着,故意以自身为饵,引突厥人上钩,从而打破目前大唐与他的对峙?”
明明自己已经给苏定方使过眼色了,见到苏定方还是一脸执拗的样子,尉迟敬德也不得不多说了两句。
虽然,尉迟敬德很理解苏定方这份忠君爱国的赤诚之心。
但你是真的没有看到,药师的那张脸,已经黑得像锅底了吗?
很显然,苏定方明显没有在意到李靖脸色......
一听,太子殿下竟然要 “以身为饵”,情绪愈发激动起来。
“两位总管,这不妥啊!风险实在是太大了!突厥人狡猾凶残,万一计划出现偏漏,太子殿下就算是伤到了一根毫毛,我们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如何对得起陛下的信任?”
李靖眉头皱得更紧,脸上的阴云愈发浓重,他抬手打断苏定方。
“定方,你能想到这些,足见你对太子安危的重视。但陛下既然已经发来了密函,想必就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们身为军人,执行好命令就好。”
说到这,目光深沉地看着苏定方,继续说道。
“如果你有时间担心,太子殿下来到这里后的安危,还不如多花些心思在具体的防御部署上,而不是在这里徒增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