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难得提出自己的想法说道:“将军,他们既然想逼我等出战,那便应战,靠着信息差,燕军还不知道我们知道了他们想迂回偷袭的行动,如今他们分兵,我们有了兵力优势,提前决战解决完大和关正面的燕军后,再调转枪头进攻迂回的燕军,这样大业可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光弼微微皱眉,思索着王难得的提议,营帐内一时陷入沉默。其他将领们也各有所思,有的微微点头,似乎在权衡此计的可行性;有的则面露担忧,觉得其中风险不小。
片刻后,李光弼缓缓开口:“王将军,你的想法虽有几分胆略,但其中隐患不少。燕军既然敢如此分兵,必定有所依仗。即便我们利用信息差,先解决大和关正面之敌,可在与正面燕军交战时,难免会有损伤,且耗时不短。届时,若燕军的迂回部队趁机加快行军速度,或者他们的后援部队及时赶到,我们反而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浑释之前跨一步,拱手说道:“将军,末将以为不然,《孙子兵法》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王将军所言虽有风险,但何不是为了出奇制胜。燕军分兵,看似周密,实则分散了力量。我军可挑选最为精锐之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大和关。只要战术运用得当,速战速决,解决正面燕军并非难事。待歼灭这一路燕军后,我军士气大振,再回身对付岐山北部迂回的燕军。那时,他们前无接应,后无援兵,又不知我军已识破其计,必能一战而胜。而且,若我军一直龟缩不出,燕军极有可能不断侵扰周边,对百姓和防线都将造成极大压力。主动出击,或许能打破这一僵局。”
李光弼听闻浑释之的一番话,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他手抚下巴,目光在沙盘上不断游移,仿佛在推演着各种可能出现的战局。
营帐内其他将领们也在小声议论,对浑释之的提议各抒己见。有人觉得此计太过冒险,一旦失败,唐军将面临灭顶之灾;但也有人认为,在当前局势下,主动出击或许真能打破燕军的围困,扭转战局。
良久,李光弼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浑将军所言有理,《孙子兵法》亦云‘兵者,诡道也’,战争本就充满变数,有时冒险一搏反而能出奇制胜。只是,此计的关键在于一个‘快’字,若不能速战速决,后果不堪设想。”
他扫视一圈众将领,点将道:“王难得、浑释之,你二人领军三万正面支援大和关。”
“末将领命!”王难得与浑释之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坚定,透露出他们的决心。
李光弼接着说道:“慕容溢、张奉璋,你二人各领五千轻骑,作为王难得、浑释之两人的侧翼。”
李光弼神情严肃,目光锐利地看向慕容溢和张奉璋,“燕军狡诈多端,你们的侧翼掩护至关重要。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你们要时刻留意燕军的动向,一旦发现他们有迂回包抄或者突袭侧翼的意图,立刻做出反应,确保王难得和浑释之的主力部队不受干扰。”
“末将领命!”慕容溢和张奉璋同时抱拳,声音铿锵有力。
“本将军领三万人作为总预备队不动,今天的会议就到这,大家速去准备吧。”李光弼说道。
众将领纷纷抱拳行礼,齐声应道:“是,大帅!”随后迅速转身,各自奔赴自己的任务岗位,营帐内顿时一阵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