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小儿,你虽文治武功皆有所成,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但晚年却沉迷于科学之道,忽视了朝纲,导致太子废立之争,朝局动荡。我王莽虽非完人,但至少未曾让朝纲如此混乱。”
雍正帝以勤政着称,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一系列改革,王莽却嗤之以鼻:
“雍正,你虽勤于政务,却手段狠辣,设立血滴子,监视朝臣,搞得人心惶惶。我王莽改革虽急,却未曾如此残忍无道。”
小主,
乾隆时期,大清达到鼎盛,但王莽却看到了其背后的危机:
“乾隆帝,你自诩文治武功,六下江南,耗资巨大,民不聊生。你的盛世,不过是建立在百姓的苦难之上。我王莽虽败,却未曾如此奢侈无度。”
嘉庆帝上台后,试图整顿内政,打击和珅,王莽却笑道:
“嘉庆,你虽有心振作,却为时已晚,和珅贪腐成风,已是大厦将倾之势。我王莽虽未能挽回西汉之衰,但至少未曾让国家腐败至此。”
道光年间,鸦片泛滥,国力日衰,王莽摇头叹息:
“道光帝,你虽严禁鸦片,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社会矛盾。我王莽虽非明君,但至少未曾让国家陷入如此深重的危机。”
咸丰帝在位期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内忧外患交加,王莽冷笑道:
“咸丰,你面对内乱外患,束手无策,只能逃往热河避难。我王莽虽败,但至少未曾如此懦弱无能。”
谈及同治、光绪二帝,王莽更是感慨万千:
“同治年幼无知,光绪虽有变法之志,却受制于慈禧太后,终未能实现抱负。我王莽虽未能成就千秋伟业,但至少未曾受制于妇人之手。”
最后,王莽来到了末代皇帝溥仪面前,目光复杂:
“溥仪,你生于末世,虽有复国之志,却终难逃历史的车轮。我王莽虽败,却见证了帝国的兴衰更替,你我皆是历史的过客罢了。”
然而,这些所谓的“嘲讽”不过是王莽心中不甘与自我安慰的产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位帝王都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与历史使命,他们的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王莽的“穿越”之旅,不过是一场虚幻的梦,梦醒时分,一切归于尘土,只留下历史的回响,供后人沉思。
此时的乾隆.....
破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