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说:“消除祸乱,诛除强暴,这是符合道义的军队;仗恃人多,凭藉强大,这称为骄傲的军队。
仁义的军队没有敌手,骄傲的军队先就灭亡。曹操拥戴迎接天子,在许都建造皇宫。现在发动全部兵力南攻曹操,就违背了义。
而且克敌制胜在于谋略,不在于力量的强弱。
曹操法令已经施行,士兵精强干练,不是公孙瓒那种等着被包围的人。
现在丢弃万分安全的谋略,发动没有正当理由的军队,我私下为您感到恐惧。”
郭图等人说:“周武王讨伐商纣,不算不义;况且派兵攻打曹操,还怕找不出理由!
再说,主公的部队精强勇猛,将领士兵都想着奋力,如果不抓住时机早早决定大业,就成了人们所说的‘上天赐给而不去获得,反而受到上天的谴责’。
这是越国所以称霸,吴国所以灭亡的原因。监军的办法,在于坚持稳妥,而不是根据形势把握时机的权宜之计。”
袁绍采纳郭图的意见。
郭图等人借此机会说沮授的坏话:“沮授监管内外,威权震动三军,如果他逐渐强盛,用什么办法控制他呢?臣下与君主权力一样,国家就灭亡,这是《黄石》书中所忌讳的。再说,统率外面军队的人,不宜参预内政。”
袁绍于是将沮授统管的职权分为三个都督,让沮授和郭图、淳于琼每人主管一军,但未来得及实行。
建安五年(200年),郭图、淳于琼与颜良攻白马,遭曹操轻兵掩袭,仓猝逆战,主将颜良被斩,军队遂溃败。接着袁绍亲帅大军渡过黄河,在延津的南面构筑了营垒。
沮授上船时叹息说:“主公志骄意满,部下追求功利,悠悠黄河水,我还能渡过黄河吗?”
于是借口有病向袁绍要求辞去,袁绍不同意,但内心对他很恼火,就减少他统率的部队划给郭图指挥。
《张合传》记载:官渡对峙期间,曹操率军偷袭乌巢,张合说:“曹公的士卒善战,必定会击破淳于琼等。淳于琼一旦失败,那么将军大计就完了,应该尽快引兵援救。”
郭图则说:“张合的计策不对,我军不如进攻敌军本营,曹操势必回救,这样淳于琼的危难不救自解。”
张合说:“曹公的营盘牢固,仓促间肯定攻不下来。如果淳于琼等人被擒,我们全要变成俘虏了。”
袁绍一面派遣轻骑救援淳于琼,一面派张合、高览带领着重兵攻打曹军大营。
结果张合攻曹营不下,曹操又击破淳于琼,袁绍军崩溃。
郭图见其建议失败,担心袁绍怪罪自己,便对袁绍说:“张合喜于兵败,出言不逊。”导致张合投降曹操。
(注:《武帝纪》、《袁绍传》均记载淳于琼败后张合、高览便投降了曹操。张合投降之后,袁绍军崩溃。)
官渡之败,审配两个儿子被虏,袁绍之将孟岱与审配有矛盾,就通过蒋奇对袁绍说:“
审配在任独揽权力,宗族大,兵力强,而且两个儿子在南方,他必定想反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