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让大唐永业军腾出手来

翻完这些,书吏又递上经过州府核准过的几页纸。

上面详细的记载着崔不凡的父亲、叔叔,堂伯、堂叔等人立下的功勋。

有战功,也有管理一地有功勋,也有屯田出彩上司的表彰等等。

所以呢,崔不凡这次回来,就是在村里建祠堂,然后立碑记下他们这一支的功勋。

换一个角度,这就属于单开一支。

县令在审核之后当场就写了公文,然后说道:“回去等候吧,上报州府,而后送长安吏部考功司审核。再做一份,报宗老审核。”

提到考功司,崔不凡还是一脸的不在乎。

但提到宗老,崔不凡却是十分恭敬。

有书吏写了收据,收下那一筐钱。

立碑,石料只能从县衙购买,由县衙指派的石匠负责刻碑。倒不是县衙垄断这事,而是石碑的用石材料,以及碑上所刻的文字,都要经过详细的审核,这事县令是要担责任的。

你一个普通的小功勋,若敢使用僭越的石料,县令轻则免职,重则流放。

县衙这里看热闹的,有一个算一个,那眼神中全是羡慕。

有人就说了:“这崔不凡家,听说有千亩良田。”

另有人抢过话题:“怕是万亩都有。”

还有人不理解:“不是说,他们村都荒废了,整个村子剩下的只有十数人。”

有知道的告诉其他人:“这你就不懂了,他们全村最初是去了倭岛,只留下老弱。孩童留村识字,照顾村中的薄田。这两年,在倭岛全家不但挣到了钱,也立了功勋。眼下回来大肆建屋。”

建屋,不住建什么屋。

整个村子,留下的不是孩童就是老年人,要么就是打仗残了的。

可所有的屋,都翻建成新的。

而且主屋都是青砖大屋。

围观的没有人对于不住却建屋这事有什么感觉不对,等有一天老了,在外无论飘的有多远,也一定会回来。

人不回来,尸骨也要回来。

没屋,就没根。

无论如何,也要留下根。

在外做多大的官,发多大的财,若家中房屋破败,有谁能安心。

家中有屋,可挡风遮雨,仓中有粮,无论走多远,心里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