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让人看不懂的吴天翊

转瞬间,他已稳稳地站定,面对着那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仰头挺胸,脸上洋溢着自信与骄傲,开始装起逼来!

小主,

他先是迈出一小步,紧接着又是第二步、第三步,步伐轻盈而有节奏,如同踏着优雅的舞步一般。

随着他的移动,口中也缓缓地吟咏出优美的词句:“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他的声音清脆悦耳,抑扬顿挫,每一个字都清晰地传入在场众人的耳中。那诗句犹如潺潺流淌的溪水,润泽着人们的心间,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待吟诵完第一段,吴天翊稍作停顿,目光扫过面前那些已经面露惊容的人们。看到他们惊讶得合不拢嘴的模样,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接着,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念道:“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此时的吴天翊似乎完全沉浸在了诗词的世界里,他的情感随着诗句的起伏而波动,时而激昂慷慨,时而婉转悠扬。整首词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这首词就是专门为他而作。

当最后一句“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从他口中吐出时,全场一片寂静,唯有微风轻轻拂过竹林发出的沙沙声。所有人都被吴天翊展现出的才华所震撼,就连一向淡定自若的楚端梦此刻也是满脸的不可思议。

就这样一首明代词人陆容的“满江红·咏竹”就被这无耻的吴天翊给盗摘过来了,面对连同楚端梦在内的一众人惊愕的神情,吴天翊心中暗自窃喜。

他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双手抱胸,悠然自得地欣赏着大家的反应,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紧接着他又一个华丽转身大声念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代郑板桥郑大大的“竹石!”

就在吴天翊的话音刚刚落下之际,忽然间,一阵苍老而又洪亮的声音自亭外传了进来“好,好一个‘聊医俗’好一个‘性孤高似柏!’好词,好词呀!”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个雄浑有力的声音也不甘示弱地争辩起来:“张老,依我之见,后面那一首才更为出色!真没想到,咱们这位世子殿下竟然有着如此非凡的风骨,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啊,哈哈哈!”

听到这两个声音之后,在场的众人纷纷不约而同地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只见从亭子外面徐徐走来两个人影,定睛一看,来者不是旁人,赫然正是吴天翊的两位先生——大儒德馨居士张思哲以及前任禁军教头郑绍祺!

原来,早在之前,这二人便已将前面所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

此时此刻,经过这番亲眼目睹,他们心中对于吴天翊的印象已然彻底颠覆。

一直以来,外界对吴天翊的种种负面传闻不绝于耳,但如今看来,那些传言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实际上,眼前的这位世子非但并非像人们口中所说的那般不堪,相反,他分明就是一个在文学与武学方面皆极具天赋的奇才!

且先不提其在文学造诣上的深厚功底,单说在“武”之一道,即便吴天翊目前在炼体方面稍显薄弱。

然而,此子不仅能够吃苦耐劳,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悟性,往往只需稍加提点便能融会贯通。

面对这样一个优秀的弟子,即便是身为师傅的郑绍祺也不禁为之赞叹有加。

且说那行军布阵之法,每一次皆能展现出让人瞠目结舌、惊叹不已的奇谋妙略,实乃当之无愧的将帅之才啊!

有时他们甚至都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站在面前这位智谋超群的人物,居然只是个年仅十六七岁的稚嫩少年!

他们心中时常暗自思忖,究竟是何缘由导致这般惊世之才,其在外的声名竟是如此狼藉不堪呢?这个疑问犹如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始终无法咽下,渐渐成了困扰着他们两人的一块儿心结!

就在这时,只见两人缓缓踏入了凉亭之中。吴天翊眼尖,一眼便瞧见了来人,急忙三步并作两步迎上前去,深深地鞠了一躬,脸上露出些许惊讶之色,开口问道:“先生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