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毕万仕晋与辛廖

弘未来人生 酉悦沐 2721 字 2个月前

据《左传·成公十七年》记载,晋厉公派使者去楚国请求和好,在回程的路上,使者与楚子相遇。楚子询问晋国的大夫谁会先死,使者提到了辛廖。

辛廖的价值在于辛廖为毕万预测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左传·闵公元年》。

在这个故事中,辛廖利用占卜的方法为毕万预测未来,认为毕万的后代将会繁荣昌盛。这个预言后来得到了应验,毕万的子孙果然兴旺发达,成为晋国的重要家族之一。下面是对这个预言的具体内容和背景的分析:

故事背景:辛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而毕万则是晋国的一名官员。在《左传》的记载中,辛廖通过观察毕万的举止和言辞,利用占卜的方法来预测他的未来。这个预言不仅涉及毕万的个人命运,还涉及到他整个家族的兴衰。

预言内容:辛廖的预言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毕万本人的仕途将会顺利,他的行为举止符合事理,必定会获得高官厚禄;二是毕万的子孙将会兴旺发达,享有长久的福禄。这一预言后来得到了应验,毕万的儿子牮、孙魏斯、重孙魏桓子都成为了晋国的重要人物,而他的后代魏文侯更是建立了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

故事意义:辛廖为毕万预测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关于个人命运的预言,也反映了春秋时期社会对于预言和命运的看法。这个故事表明,当时人们普遍认为个人的言行举止与未来的命运有着密切的联系,而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可以预测其未来。这种观念在当时的社会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总的来说,辛廖为毕万预测的故事是一个结合了历史、预言和个人命运的复杂叙述。它不仅展示了春秋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揭示了人们对于命运和预言的深刻信仰。这个故事以及其中的人物,如辛廖和毕万,虽然在历史上可能并不为人所熟知,但他们的故事却在《左传》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研究春秋时期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毕万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重要政治军事人物,后成为魏国的始祖。毕万的故事是中国春秋时代典型的贵族兴起与封建分裂的历史缩影。他的政治生涯和子孙的发展,不仅深刻影响了晋和后来的魏国政治格局,还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迁。具体介绍如下:

毕万的家世与背景:

毕万出身于姬姓的毕氏家族,是周文王庶子的后裔。他的先祖在周朝建立时被封于毕国,后因国灭而沦为平民,部分后裔迁至中原或其他地区。

毕万最终选择归附于晋国,并在晋献公的麾下担任军职。这显示了当时士族为求生存与发展,常需要依附强国或有力诸侯的政治现象。

毕万的政治生涯与成就:

毕万在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参与征伐耿、霍、魏三国,并因功被封于魏地,赐姓魏,自此其后裔以魏为氏。

毕万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得到晋献公的认可,被提拔为大夫,这是晋国高级官职,标志着他正式进入晋国的统治阶层。

毕万的封地与子孙发展:

毕万的封地魏,位于今天的山西省芮城县东北。这片土地后来成为了他子孙的根基,逐步发展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

从毕万到魏斯(魏文侯),共经历了八代。魏文侯与韩、赵两家共同瓜分晋国,确立了魏国的独立地位,并使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毕万的预言与趣闻:

在毕万考虑是否归附晋国时,他曾进行占卜,得到“屯”卦变为“比”卦,此卦象预示了他的后代必将昌盛无比。

当时掌管占卜的大夫郭偃对毕万的后代作出了极为吉祥的预言,认为他们将会获得众多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从而成就一番大业。

毕万的历史评价与记载:

历史文献如《左传》和《史记》对毕万及其子孙的活动有详细记载,特别是他们的军事征伐和政治活动,为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对毕万的评价极高,认为他的事迹和子孙的繁昌体现了天命和忠诚的重要性。

此外,毕万的成功不仅仅依靠个人能力,还在于他能够抓住时机,如在晋国内乱期间保持忠诚,并有效地管理和扩展自己的封地。同时,他的后代能够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继续发扬光大,展示了出色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总的来说,毕万的故事是一个关于智慧、机遇、以及如何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积累力量,最终成就一方霸主的典型例子。这不仅让人们了解到个体如何在社会和历史的大背景下寻找并把握住成长与发展的机会,同时也反映了早期中国封建社会中权力是如何通过家族线而传承和扩张的。

按照纳甲,屯卦是子孙为世爻,初爻发动是兄弟子水!

子孙持世的内涵体现了家族的延续、社会地位的保持以及文化传统的传承。在中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中,“子孙持世”的观念极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家族的兴衰成败,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具体分析如下:

家族的延续与繁衍

血脉传承:子孙持世首先体现为血脉的持续,即通过生育后代来保证家族名字的持续。在古代社会,子孙众多被视为家族繁荣的象征。

家族责任:家族中的长辈通常负有教育后代的责任,包括传授生活技能、社会规范及家族特有的知识或技艺,以确保每一代都能承担起维持家族地位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