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陌生人进入村子,必须检查此人身份号牌,没有身份号牌要进行登记并上报。
组长有事找村长,村长有事找长乡,乡长有事找县令,任何人不能懈怠,更不能故意刁难,违者重罚!
……
在杨廷麟心里,乡村和保甲里甲类似,只是规划的更加仔细,更方便管理。
可是这个身份号牌却让他眼前一亮,京畿地区实行身份号牌后,人们拿着身份号牌完全可以自由流动。
这样做的好处很多,自家地种完后可以去其他地方帮忙,能够获取相应劳动报酬,百姓就多了一份收入,生活肯定会变得更好。
古代对人口流动地管理也十分严格,毕竟人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军事、经济等综合因素。
有了人口才有徭役、赋税和兵员,所以百姓们有了另类的身份证:户籍。
也就是将你的详细信息登记在册,朝廷好找你收税。
但户籍都是官府登记在册,只证明这个地方有这个人。
百姓们并没有类似身份证的证件来证明自己,而且户籍制度反而限制了百姓的自由。
小主,
由于技术有限,财力不逮,每统计一次户口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
如果让古代百姓们像我们今天一样随意移动,那就会出现本地有户籍记录,但无人员可以征税、征兵。
而流动到外地的人员,因当地没有他们的户籍资料,也无法对其进行征税等行为。
所以朝廷也规定户籍地上登记在册的人,禁止随意移动。
没有了人口流动,百姓们也不出远门,大家身边就都是熟面孔。
朝廷还每十户抽选出一个保长,从基层对百姓进行管理,乡里乡亲的更了如指掌。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百姓开始有照身贴,最后商鞅逃难时也是死在自己规定的制度上。
秦国之后,老百姓基本上没有了身份象征只有户籍,但官员基本都有象征自己地位的牌子。
比如虎牌,鱼牌,龟牌,玉牌,象牙牌等等,僧人出行有度牒,商人读书人出行有路引。
但这些和普通百姓基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基本不出村,甚至有人一辈子都未去过县城。
可是明末乱世天灾人祸流民遍地,为了不被饿死,流民到处乱跑,甚至大明京师都涌进数十万流民,这时户籍基本成了摆设。
在土改之前,想在京畿地区实行身份号牌制度基本不可能。
可现在流民已经全部被安置,京畿地区已经稳定下来,完全可以实行身份制度。
杀贪官斩勋贵,虐建奴平流寇,大力救灾,土地改革,似乎少年天子无所不能。
杨廷麟心里激动,急忙再次拜服在地:
“圣上英明,臣明日即通知顺天府各州县,严格执行陛下旨意,尽早让京畿地区百姓获得身份号牌,以后刺客和奸细只要进入顺天府,会立即被发现!”
朱慈烺扶起杨廷麟又道:
“爱卿平身,无论是官员勋贵,还是家丁佣人,顺天府每个人都要有身份牌,需要时方便查验,去吧!”
杨廷麟急忙躬身告退:
“遵旨,臣告退!”
……
南直隶
最近几天江南针对皇太子的屯粮依然在继续,开始都是一些富商和地主,现在连一些名门望族都悄悄加入屯粮行列。
他们炒高两家有两个目的。
第一,因蝗灾引起灾荒,导致皇太子土地改革的北方三省颗粒无收,让崇祯皇帝知道皇太子的土地改革彻底失败,只是个儿戏。
也为了耗尽皇太子手中银子,让他无法救济灾区千万灾民,在有求于南方士绅商贾时,打消在南方进行土地改革的念头。
第二个原因,当然是商人逐利,想趁机大发一笔国难财,南方商人背后都是谁?当然是那些士绅和大族。
本来商人在大明地位低下,但明末商人凭借手中银子大肆培养家族子弟,又和官员相互勾结,地位悄然间已经高高在上。
然而让江南士绅商贾没有想到的事发生了,湖广商贾听闻南直隶和浙江粮价暴涨,他们也想分一杯羹。
于是有湖广粮米大量流入江南市场,一下把江南两米价钱打到六两银子一石。
其实六两银子一石粮米并不低,只是比前短时间将近八两银子一石便宜二两而已。
可江南这些人不甘心,经过一番商量,他们狠狠心继续购买同时,又动员一些大户屯粮,可以说江南整个利益集团都在屯粮。
大明天灾人祸,本就人多粮少,结果把粮价再次炒到八两银子一石。
这次终于引发百姓恐慌,为了不被饿死,他们纷纷拿出家底购买粮食,粮价顺势又飙升到八两五钱一石,眼看着要冲到九两银子一石。
李财主家中存粮五百石,足够家人吃半年,还有存银五万两,在南方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绝对处在中等水平,吃喝完全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