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裁缝很快就到了,顾正臣将官凭、到任须知拿出放在桌子上,伸开手由裁缝量测。
沐春调皮地走过来,拿起官凭展开看了看,念道:“授广东,父亲,这是什么庆府,阳江县知县,顾先生是知县啦。”
“广东?”
沐英脸上的笑意顿时没了,紧走两步,一把拿走官凭,瞪大眼看去,脸色一变:“阳江知县?顾先生,我记得你是句容知县,缘何突然改成了阳江知县?”
顾正臣耸了耸肩,轻松地说:“本是句容知县,只不过后来,有个监察御史去了司勋部,就成了阳江知县。”
“这不是胡来吗?!”
沐英愤怒了。
鞑靼俘虏安置是大事,陛下已经决定将他们安置在金陵附近诸县。为了避免俘虏闹事,必须有一个有手段,有能力的知县镇着,压着,管着!
可环顾周围几地,知县不是快入土的老头子,就是按部就班,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老滑头,他们对待俘虏的方式就一个,给牛分地,种地。
完了,其他的不管了。
至于这群人的牛有没有摔死,他们有没有秘密谋划什么,他们怕是管不住的。给他们一两百俘虏尚好,多了,早晚会出大事。
可顾正臣不一样,这个人虽然年轻没当官的经验,但办事讲究办法,善于解决问题。
沐英相信,他可以完美处理好俘虏安置问题。
小主,
可现在,有人将他从一百里开外的句容调到了三千里开外的阳江,娘的,这是谁的主意?
监察御史?
哪个监察御史有权干涉吏部选任官员了?
“老爷,上菜吗?”
谢芳询问。
沐英踢开凳子,冷着脸说:“还吃什么?!给我备官服!”
谢芳打了个哆嗦,连忙去安排。
顾正臣来不及阻拦,也不想阻拦,看着沐英离去。
华盖殿。
朱元璋正在询问朱标对汉朝时“七国之乱”的见解,听闻沐英求见,颇有些意外,准其入殿后,问:“你此时不在家中备宴,缘何跑到宫里来?”
沐英跪着,将顾正臣的官凭文书举过头顶,喊了声:“陛下。”
朱元璋微微皱眉,看向朱标,朱标上前接过官凭,顺带将沐英搀起,沐英见朱元璋点头,这才起身。
朱标将官凭文书递给朱元璋。
朱元璋展开看了一眼,顿时愣了下,拿起官凭晃了晃,冷冷地问:“沐英,这是怎么一回事?朕记得清清楚楚,顾正臣授句容知县,还指望他给祖上之地做点实事,缘何改成了广东阳江知县?”
“广东阳江?”
朱标惊讶不已。
这才得到父皇恩准,让自己参与政务,虽然只是顾正臣一个知县的文书,可好歹是一个开端。
谁能想,这刚刚打开的门缝还没见到一缕阳光,就被人一脚给踢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