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势在心

大明元辅 云无风 2267 字 6天前

这事其实有点复杂,长话短说就是当年奥斯曼崛起之时,恰好波斯这边也崛起了一位少年雄主。此人以小小一个阿尔达比勒地区开始发动征服,竟然在1502-1509这短短七年间相继占领了波斯大部、亚美尼亚、库尔德斯坦和伊拉克的广大领土,建立了后世颇为着名的波斯萨法维帝国——此人就是伊斯玛仪一世,而在他发动征服的1502年,他才15岁。

但是很可惜,1514年,在与奥斯曼帝国苏丹赛利姆一世爆发的查尔迪兰战役中,他因为小看了奥斯曼帝国的火炮而惨败于奥斯曼军队,大量曾经一直追随他,甚至可以说看着伊斯玛仪长大,如同兄父一样的股肱之臣,也在这一场战争中殒命。

此后的伊斯玛仪日渐消沉,终日酗酒。1524年5月,在访问故乡阿尔达比勒的途中逝世,享年也仅38岁。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两国间的战争主要集中在争夺美索不达米亚、亚美尼亚高地和阿塞拜疆地区的控制权。双方都曾取得阶段性胜利,比如萨法维帝国在塔赫马斯普一世时期的反攻,以及16世纪后期至17世纪初——也就是大明“万历中兴”这段时间,萨法维帝国在阿拔斯大帝领导下的军事重组和反击,成功夺回了大片失土。

尽管期间有过短暂的和平协议,如1555年的阿马西亚条约和1639年的扎黑兰条约,但这些协议往往只能带来暂时的平静,因为两国的根本利益冲突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旦时机成熟,战火便会再次燃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这和察哈尔部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很大。在高务实将察哈尔西逐之后,察哈尔部占据了叶尔羌地区,该地区原本官方信仰的教派与奥斯曼帝国一样,但同萨法维帝国同一教派的信众也还有不少,这就导致了奥斯曼和波斯都希望争取叶尔羌与自己“同宗”。

在这种情况下,察哈尔部忽然杀过来把叶尔羌给征服了,而它本身既不信X派,也不信S派,所以奥斯曼和波斯都更加急切的要拉拢察哈尔部改宗。

布日哈图在搞清楚内幕之后,也知道在当地想要稳定统治迟早得要改信改宗,因此就两边拿好处,同时权衡“跟谁混”更好——当然,他的“跟谁混”只是教派层面,不是政权层面。

结果则是,布日哈图以“远交近攻”的原则为基础,仔细权衡了双方的综合国力,最终选择亲近奥斯曼。这就是此前布日哈图能从奥斯曼帝国搞到大明称之为“鲁密铳”的火枪的缘故。[注:当然布日哈图还进行了其他贸易交换等,这个本书前文写过,就不重复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大明西征再次赶跑了察哈尔部,现在察哈尔部又占据了原先的布哈拉汗国,据说正在继续西征希瓦汗国,这样一来它就真的与波斯接壤了。

不仅接壤,实际上如果布日哈图愿意成为奥斯曼帝国的盟友,那么波斯的处境就更艰难了,因为它事实上被奥斯曼帝国和察哈尔的“大元”三面包夹。

面对此情此景,高务实就不得不考虑一点:假如大明希望继续打击察哈尔部,理论上似乎可以考虑联络一下波斯。

巧了,正当他最近把大明内部派系问题解决得七七八八,开始考虑国际格局的时候,一位传教士忽然抵达南京,给他送来了“枕头”。

----------

感谢书友“书友”、“书友”、“流光剑语”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要不要猜猜传教士找他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