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后世,这种排队枪毙或者说“线列步兵战术”早已经被丢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但刚刚看过陆战队“表演”的甲斐姬显然不敢这么想。
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不止一个,但很多时候只能从结果来反推原因,海贸同盟既然使用了这样的“三线轮换递进射击战术”并且取得辉煌的战绩,那意味着这个战术显然是很成功的——当然很成功,双方兵力差不多,结果打完之后对方损失过半,自身伤亡仅十七人,其中只有一人阵亡,三人重伤,剩下十三个都是轻伤。
当时的情况简单来说是这样的:丰臣军追杀而来,发现了海贸同盟陆战队在前列队并收留了甲斐姬一行人,于是丰臣军趁着余勇直接杀过来,被海贸同盟两轮排枪直接打废了一百多人,军队行伍第一次崩溃,全军后撤。
负责率领这支追兵的侍大将发现海贸同盟陆战队并未展开追击,只是踏着鼓点、保持队列缓缓向前推进,于是他认为对方放弃了最佳的得胜机会,自己也就还有机会再打一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此他立刻击鼓聚兵,汇聚败军重新编组,并且很快完成。他又考虑到对方似乎是一支纯粹的“铁炮备队”,火力比较猛,于是他将精兵集中在前方中心——好吧,就是甲斐姬想到的锋矢阵——然后发动第二次进攻。
这一次他果然……死得更惨。高云平虽然根本没有变化阵型,但士兵不是机械,虽然站位不变,枪口朝向显然会对着兵力更加密集的“锋矢箭头”位置发射。
这样一来,在“集火”之下的丰臣军精兵们反而在第一轮齐射中就损失大半,接下去他们就在清醒状态下发现了此前乱哄哄进攻时未曾注意到的一点:对方的铁炮装填时间极短,第二轮齐射恐怕只在十几个呼吸之后便再次光临。
这一次,头阵精兵几乎遭到全歼,包括侍大将和两个足轻大将在内,而随着他们冲上去的部队也损失惨重,并且在头阵精兵被歼灭、三员核心将领也阵亡的情形下,毫不意外地直接崩溃了,纷纷惨叫着逃回……然后又被陆战队从背后再打了一轮齐射。
这整场作战,陆战队一共只打了如此区区五轮齐射,就造成兵力几乎相等的对手丰臣军损失过半、全军溃逃。虽然这是高云平熟悉的场景,但在日本人眼中的震撼性是毋庸置疑的,丰臣军方面几乎是“不知道怎么败的”,而甲斐姬一行人也不知道陆战队是“怎么这就赢了”的。
其实道理也没那么复杂,简单的讲就是武器的进步导致了战术的变化。在冷兵器时代,大家都知道在打仗的时候部队的阵型极为重要。很多战斗一旦一方阵型崩溃了,部队成一盘散沙,兵败如山倒,基本就走向了败局。
随着冷热兵器的过渡,武器经过创新和发展,慢慢出现了火枪。早期的火枪都是些火绳枪,滑膛枪之类的,这些火枪发射的并不是后世看到的流线型尖头子弹,而是弹丸,因此很多枪管没有膛线。
另外由于火药产生的烟雾和火花极大,对于士兵而言,在扣动扳机的时候,脸还要转向一边,以免被焰火糊一脸。再加上气密性等设计也不到位,导致早期的火枪,威力倒是还凑合,就是精度和射程极差。
这便出现一种情况,即如果此时的士兵要是像现代战争那样,甚至哪怕一战那样互相在壕沟里对射,命中率一定是极为低下的,双方怕是打个一年也死不了百来个人。
况且此时火枪的装填速度又非常缓慢,此时主流水平的火枪技术下造出来的火枪,比如日本铁炮(日本铁炮还是戚继光点名表扬过的,当然戚继光主要是认为日本铁炮质量比当时大明卫所制造的铁炮质量好多了),即便受过良好训练的士兵,基本一分钟也就两三发,实际在战场上还得下降起码两成,甚至下降一半。
想想看,鼓捣半天才能装好一发子弹,然后开枪设计,打不打得准还看缘分。在这种武器发展水平下,现代战争的很多思路是套用不上的,而“古代”战争的思路也一样不好使,因此必须有一个符合这种技术水平条件下所产武器的使用方式。
这种方式的根本要求,就是在交战的时候为了保证火力输出,于是便出现了“线列步兵”战法。高务实当然不算原创,他属于抄袭,只不过后来添了点中国特色式的改良。
线列步兵本来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中叶欧洲陆军基础的步兵阵型,通常由两到五列并排的步兵组成。每排士兵间隔半米左右,通过军官的命令和军乐的鼓点来指挥,来让队伍前进,停止和射击。
由于火枪的装填、精度、射程限制了单发子弹的杀伤性和命中率,敌人就算站那给你瞄着打,也很难保证一定打中。但如果一大群人同时开火,大概瞄着对面的军队,命中的概率就能有效提升。原理就是大家人多,一起开火,总有一个能打中,即便我打不中你,也打的中他嘛,反正只要能击中敌人,打中谁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