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高务实道:“目前臣大致编制了一下,预定每镇官兵定额人,由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组成,每镇设一统制,一副统制,一参谋长。”
朱翊钧伸手拦了他一下,问道:“步、马、炮我明白,但工和辎重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兵、农、匠要分开么?”
“是分开的,不过这工兵和辎重兵并不是简单的匠与农,这些人与步、马、炮等兵一样被视为战兵,也需要掌握专门的技能。”
“这还有专门的技能?”朱翊钧愕然道:“我琢磨你说的那工兵,其任务大概就是修理武器盔甲之类吧,这就是普通军户中的匠户做的事啊。辎重就更不用说了,推车挑粮什么的,是个壮丁就能干得了,犯得着把他们算进战兵?”
高务实笑道:“皇上,军工私营之前,军中的火枪为何九成以上都不堪用,您还记得原因吗?”
“哦……”朱翊钧恍然道:“你又要说那套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的道理了。让我猜猜看,这次你也要说,把他们按照战兵算,他们的待遇就要优渥得多,所以干起活来也就更卖力,因为你肯定还要把那套军工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也弄进去,哪把武器是谁修的,责任要落实到人对吧?这样一来,这些人为了保住这个金饭碗,就不能不拿出十二分的力气出来干活,这维修成功率就一定会大幅提高,对不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务实哈哈一笑,拱手道:“皇上明见万里,看来臣这点把戏已经全被皇上摸清了。”
朱翊钧笑着摆了摆手:“还是你玩得熟,我只是听你这么说了才想起来的。”但他马上又有些疑惑:“可这也只需要工兵就行了啊,辎重兵有什么用?挑夫不就行了,还能省一大笔钱,免得平时也要养着。”
您还真是钻到钱眼里去了。
但高务实却摇头道:“将来没那么简单了,因为现在的火炮越来越多,而且根据京华兵工给臣做出的汇报来看,火炮已经很难只维持一二三四这四个型号了,将来势必还要细分。目前来看,陆海细分是势在必行的,当然海上那一部分暂时不必细说……”
“等一下,为什么陆海细分势在必行?”朱翊钧显然不理解这个“势在必行”。
高务实解释道:“因为我们大明缺铜,目前最大的产地也就是云南,但据臣了解,云南的铜矿现在光是用来铸币都有些不够,这次缅甸或许能提供一些补充,却仍旧杯水车薪,所以我们必须尽量削减铜炮的铸造,改为铁炮。
只是这铁炮和铜炮毕竟有区别,在陆上使用,随着技术的更新,铁炮倒也未尝不可。但在海上却不行,因为海上的气候和环境的关系(高湿朱翊钧能理解,但高务实怕他不能理解高盐,所以只说气候环境),铁炮太容易锈蚀了,锈蚀之后就不能使用,所以海上用炮还是得用青铜。如此一来,陆海细分就必须尽早为之。”
“原来如此,还是你考虑得全面,我大明的确缺铜,能省掉铸炮的用铜确实很重要。”朱翊钧点头道:“所以你的意思是说,因为这些炮很难运输,所以要有专门的人——也就是所谓辎重兵来干这个活?”
“是的,而且其实还不止是炮,包括掌心雷(手雷)等武器,都是易燃易爆之物,也需要有专业的辎重兵来运输才更安全,以免导致不必要的损失——不论是人员损失还是武器本身的损失。”
那倒是,人员损失朱翊钧还能忍,武器本身的损失朱翊钧就不能忍了,因为……贵啊!京华的东西好归好,贵也是真的贵,至少比以前没有军工私营的时候贵多了!
当然了,朱翊钧对这种贵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据他了解,虽然京华的火炮比以前贵了将近三倍,但它基本上没出过炸膛之类的事,一尊炮比以前十尊炮还耐用,这笔账整体算起来还是非常划算的,更何况京华的火炮论威力更是远胜于以前的火炮。
一想到这些辎重兵是为了那些金贵的京华火炮、火器服务的,朱翊钧就觉得还是很有必要了,点头道:“这样的话,倒也说得通。那这些编制具体多少人?一个镇一万两千五,下面的各级呢?”
“请皇上过目。”高务实从怀里摸出一张条陈递给朱翊钧。
朱翊钧接过一看,那上头正是写的一镇编制:每镇步队两协,一协官兵四千零三十八人;每协两标,每标官兵一千七百五十六名,(马标官兵略少,为一千一百一十七名);每标又分为三营,每营四连,每连三排,每排三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