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来事的秦淮茹,在这里和假闺蜜们长袖善舞,一个个表面笑呵呵的,私底下,排产的时候,都恨不得多往自己这边捞一些生产指标。
求表现呗,都担心自个的位置不稳,秦淮茹此时的意思,大家就别搞这些,继续互相折腾下去,谁知道位置最后会便宜谁。
两块钱也是钱呐,这日子,就像她所说的,眼看着就越来越有奔头了。
从调到车间时的惶恐不安,到现在能看到希望的曙光,秦淮茹很珍惜这种日子,希望能一直这么下去,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
劳资股的人,下车间亲自发加班费。
从小组长到各个组员,每人多了十块钱的奖金,这可是十块钱。
本来,对于加班,还要上夜班的工人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抱怨的,但真当拿到这笔奖金的时候,所有人,都把之前的不快,时间抛在了脑后。
“还有布票,工业券,每个人到我这边~!”
厂里的生产会议上,李学文提到的所有承诺,这一次后勤处全部给履行了,而且速度很快。
相比于其他车间,虽然没有过个肥年,但过年后发下来,不也等于变相的攒下来了。
缝纫车间内,陷入了盛大的狂欢之中,她(他)们不怕辛苦,不怕疲惫,只是怕付出与回报不相等,这就是这个民族刻在了骨子里的精神。
再苦再累都不怕,别光空谈,只画大饼,钱今天到位,工程队甚至半夜十二点就可以立马进场打水泥,甲方的打款速度,决定了乙方的施工速度,而且还能保质保量。
很明显,李峰懂这个道理,李学文也懂这个道理。
手中捏着奖金,布票,秦淮茹盘算起了自己的帐。
“每月崔大可那拿二十,那就是四十七块五,当组长,两块,就是将近五十,如果每年偶尔加那么几个月班,那就是六十块了……!”
这日子怎么会没奔头,按照秦淮茹的算法,小日子甚至比老阎家过的还宽裕。
只要不作死,五六十块钱的月收入,在京城,也能称得上是中产家庭了,哪怕她不算计别人,现在都可以过的很好。
棒梗每顿都吃肉,那达不到,但隔三岔五打打牙祭,是肯定没问题的。
当然,前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