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从一个小国、弱国只花三十年的时间,能够做出那等夸张的成绩,简直跟梦幻降临现实似得。
这里就需要了解晋国怎么来扶持吴国了。
晋国对吴国的扶持力度超级大,不止奉送了大量的财帛,还从文化到军事上进行全面扶持。
当时的吴国好像也得到了天命,从楚国获得了伍子胥,再从齐国获得了孙武。这对梦幻将帅搭配,给予了吴军不该有的实力,也完成了吴国的翻身。
强大起来的吴国一点都不感谢晋国的帮助,他们立刻对晋国的霸权发起挑战,一度得到晋国的承认,使得吴国可以跟晋国平起平坐。
而晋国之所以愿意承认吴国强大起来,能够与己方平起平坐,背景是晋国与楚国同样,长期争霸战争打下来筋疲力尽,期间还一再经历内乱。
然后?然后就是用“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概括,吴国的强大简单昙花一现,轮到跟楚国扶持的越国坐一桌,不久之后吴国更是被越国灭了国祚,越国则是被楚国收割了。
楼令倾向于扶持吴国的理由是知晓比较多的“吴越争霸”历史片段,清楚哪怕吴国强大起来也无法真正威胁到晋国。
历史上,晋国与吴国会盟,刚刚承认吴国可以与自己平起平坐,越国立刻捅了吴国的屁股,吓得在会盟的吴君夫差赶回去。结果越君勾践已经攻克吴国都城并大肆展开杀戮,并且吴国大半沦陷,不久后更是将吴国灭亡了。
“下军佐支持巫臣大夫扶持吴国的建议?”郤锜问得很直接。
楼令说道:“楚国可以扶持秦国,我们为什么不扶持吴国。”
“确实,哪怕吴国只能起到干扰楚国的作用,一样是在发挥作用。”士匄进行附和。
中行偃笑着说道:“扶持吴国的力度,看吴国君臣的发挥再决定吧。”
楼氏、范氏、荀氏先后表态支持对吴国展开扶持,作为郤氏之主郤锜开始认真思考起来。
晋君周趁郤锜在思考,将申公巫臣召唤到旁边,低声询问一些事情。
“扶持吴国的话,巫臣大夫以为吴国最缺什么呢?”晋君周问道。
申公巫臣没有迟疑,说道:“吴国最缺的是中国之风,当前之急则是帮助他们操练军队。”
这是承认吴国确实是一个蛮夷之国,不止是穿戴、民俗陋习等等,固有三观也要不得。
晋国立刻对吴国展开军事上的扶持,主要是吴国三年内会对楚国展开大型军事行动,哪是临时抱佛脚的作为,总比什么都不做更好。
晋君周听出关键,纳闷地问道:“吴人……,三观很不正确吗?”
关于这方面,申公巫臣不打算做什么隐瞒,一开始还小声说话,慢慢声音变得更大开始给一众君臣介绍吴人的秉性。
关于吴人现在的三观和举止,他们才刚抵达一天,与包括晋人在内的列国之人发生数百起冲突,足够说明什么情况了。
楼令听下来,等申公巫臣不再讲话,总结道:“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
申公巫臣听得张大了嘴巴,深深为楼令的总结而感到震惊。
不是震惊什么。
刚才,申公巫臣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可不就是楼令用一句话能总结得出来吗?
楼令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讲得是历史上一些先贤的名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许许多多的穿越者,他们能够一言惊人,一样是占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便宜。
当然了,一两句话使人觉得惊艳,大概也就是只是感到惊艳,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能够讲一两句话使人听了觉得惊艳,还要真正有本事,尤其要有干实事的才能,光靠一张嘴巴能说,只会得到一个眼高手低的评价。
申公巫臣跟楼令是比较合拍,只是两人实际接触的次数并不多。
其余卿大夫,他们跟楼令接触的次数比较多,讲实话就是对楼令总能一言惊人感到习惯了。
“臣会监督吴国,等臣故去,臣的儿子会继续监视吴国。子子孙孙无穷尽,一直为晋国监视吴国。”申公巫臣回过神来,进行极力的保证。
没有人怀疑申公巫臣的动机。
即便是申氏拿晋国当靠山在吴国作威作福,只要可以发挥作用就是对晋国有利,该难受的对象是吴国。
而借国家的威势占便宜这种事情,晋国君臣历来并不排斥。
国家强大之后,没道理不允许借势,要不然卖力效命又是为了哪般嘛。
申公巫臣并没有因为一众卿大夫表态支持而多么开心,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不止一次,之前全部不了了之。
“君上与列位卿大夫可以约见吴君?”申公巫臣想要双方高层尽快见面,将态度转为实质的行动。
郤至笑呵呵地说道:“是该尽快见面,让他们早早回去,免得闹出更多的乱子。”
才刚到一天而已,吴人却是与他人发生了数百起冲突。
当然不全是吴人进行挑衅或是做错事,不少是他人看吴人觉得像蛮夷挑衅才爆发冲突,更多则是吴人没有礼仪而导致的冲突。
这种事情只能说正常。
人的优越感就是建立在其他人身上。
披头散发且有各种纹身的吴人,他们这样子在中原人看来就是蛮夷,怎么可能会得到尊重?
既然吴人得不到尊重,他们也不会甘愿忍受。
吴人发现装文明人得不到尊重,自然而然就会使用各种野蛮行径恫吓他人,试图用这种方法来保护自己。
等吴国的队伍到来的第七天,晋国才正式与吴国君臣见面。
在那七天的时间之中,哪怕是列国宴会不断,只有郑国君臣偶尔会邀请吴国的人赴宴,其余列国压根不与之理会。
而郑国君臣会邀请吴国的人赴宴,单纯就是尽东道主的一份热情,没有其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