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杨振北上取得的不断胜利,制约金海镇实力扩张的主要因素,已经不再是辖内人口数量,或者煤矿、铁矿、铜矿、铅矿的资源数量了。
现如今,来自鸭绿江以东地区的煤、铁、铅、铜的产出不仅量大,而且非常稳定,以至于金海镇大后方的精钢产量也在稳步上升,优质的铳、炮身管产能也随之不断扩大。
但是有两样东西,却始终找不到可以大规模开采的矿源。
一个是硫磺,另一个是硝石。
这两样东西之中,金海镇除了能定期从倭国方面和大员岛方面交易一定数量的硫磺之外,没有其他的快速获取的渠道。
硫磺还好,如今金海镇几处铁冶厂可以在加工硫铁矿的过程中收取部分硫磺,但是数量始终跟不上需求的增长。
至于硝石,则一直都处在短缺状态。
虽然杨振命人购买来的天工开物之中,记载了硝石的高效收集和生产方法,但其生产制造仍然是一个需要大量人力投入而且费时费力的事情。
就金海镇自身的产量,根本满足不了越来越大的弹药需求。
于是只能不断扩大采购的范围,继金海、登莱二镇辖区之后,金海镇高价采购焰硝的范围,已经沿着运河与海岸扩展到了齐鲁、北直、淮北、江南等处了。
好在到了崇祯十五年,朝廷对于民间私制、私贩焰硝的禁令已经形同虚设了,各地官府根本无力约束,使得金海镇的大范围民间采购行为还能有所收获。
否则,仅靠金海镇自身的硝石产能,他们根本无力支撑一场又一场火器大战。
然而大范围的采购硝磺物资,就意味着大范围的撒银子。
再加上规模和产能不断扩大的金州船厂,需要花银子的地方到处都是,但后方的收入却没有新增的源头。
杨振率军占领九连城后的大批缴获,就地分配给了作战的各路人马。
包括拿下凤凰城以后,本该有所缴获的财物,也都就地赏给了李明时的队伍和入城的金海东路人马。
至于盖州城、熊岳城等地,金海镇军队占领的根本就是一座座空城。
要不是他选择了以土地犒赏军功的办法,还不知道要为这些空城花掉多少银子呢。
但也正因如此,这些地方的作战缴获,不仅没有一分一厘送往后方,而且新的扩军备战计划还需要后方支付大笔开支。
多亏了去年杨振东征倭国所获不菲,否则金海镇后方的财政恐怕已经濒临崩溃了。
然而,面对激增的开支,除了接受沉重的现实,杨振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应对之法。
毕竟,扩军备战,移民实边,打造巨舰,以及求购越来越多的焰硝、硫磺,以应对越来越大的弹药需求,都是必须的支出。
当然了,如果说张得贵的报告,还只是让杨振感到喜忧参半的话,那么方光琛从中州战场前线写来的私信,更是让他在大夏天里一下子如坠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