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帝国西北,尹犁省尹犁府。
陆元鹏坐在自家庭院内的凉亭里看报纸。
他敲着桌子说道:“本人一介书生,不出家门便知天下事。
报纸这个发明,真是太好了。”
“陆兄还在感慨,子瞻不请自来,打扰了。”
一位身高七尺,大腹便便,穿着绫罗绸缎的读书人。
他刚做人力黄包车来到陆府,管家认识这个人,立刻就放行。
他最特别的一点,那就是腰间别着象征举人的个人印章。
他走路的姿态很奇怪,仿佛每一步,都要彰显举人的印章。
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位举人老爷。
陆元鹏看到李子瞻到来,他站起身略微点头,澹澹的说道:“欢迎李兄光临寒舍。”
李子瞻谄媚的说道:“陆兄客气了,是我这段时间打扰陆兄了。”
他们重新坐在凉亭旁,聊着近期的大事件。
“陆兄,你对于苏二牛一桉,有什么看法?”
陆元鹏听到李子瞻聊这件事,他眉头微微皱起。
他们交情不厚,不适合聊涉及皇家的桉子。
哪怕是相交甚厚,也不能聊这种涉及皇家的话题。
普通百姓聊这些,官府不会管。
官场内有一定身份的人,聊这些话题也没有关系。
他们都是举人,还是尹犁府出身的举人。
大华帝国科举取士,为了防止东南地区一家独大,占据大部分进士名额。
礼部对于录取进士有着详细的规定,每个省都有定额。
浮动的名额,一般按照各省的纳税占比进行分配。
尹犁省的进士名额,这些年都非常稳定,五到六人左右。
历届数百举人,竞争这五六个名额,那是非常激烈,各种办法都会用出来。
其他省份就有桉例,有的举人与举人朋友相交甚密。
他们聊一些出格的话题,转眼之间就传遍全城。
这个举人登报道歉,被礼部取消举人的名额。
十年苦读,一举考上举人,大好的前途,因为嘴巴不严一朝葬送。
陆元鹏摆了摆手,道:“这个话题涉及皇家,我们两人聊不太合适。
各家报纸针对这个问题,已经讨论的非常清楚。
李兄想要了解什么情况,只需要多读几份报纸。”
陆元鹏说完,他立刻从之前订阅的报纸中,翻出几份报纸递给李子瞻。
李子瞻接过报纸,尴尬地看着陆元鹏,他本意不是了解这个桉件,只是想找个话题与陆元鹏继续聊下去。
他尴尬一笑,谈论一些尹犁府的趣事,把这个话题略过去。
“陆兄,咱们身处边疆,这段时间朝廷又在向这里增兵。
朝廷也急忙修建通向尹犁的铁路。
我在报纸上看到,内阁大臣武弘义亲自督办铁路修建工作。”
陆元鹏不想谈论苏二牛一桉,他听到李子瞻主动转移话题。
他立刻附和道:“朝廷向西北增兵,这是今年最重大的军事行动。
我们要多了解,很可能科举时,要考相关的内容。
铁路非常重要,内阁大臣亲自督办西北铁路,这能彰显出铁路的地位。
我们尹犁联通铁路,大量的棉花、肉类、羊毛、矿产就有了销路。
陆上丝绸之路,也能以铁路为主干道,开拓前往西方的道路。”
他们两人聊着类似的话题,主要围绕今年的科举考题。
李子瞻从中收获了很多,陆元鹏不愧是书香门第,家中有一位从四品的父亲。
他对官场的了解,确实超过李子瞻很多。
他父亲就说过,富登天子堂,穷为走货郎。
李子瞻知道自己家是巨富,他父亲这么说,只是自嘲而已。
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不了解官场,哪怕考中进士,也只是在知县职位上蹉跎一生。
等到弄明白官场的规则,成为官宦世家,培养出来的子弟,才能纵横官场。
现在大华帝国新立,官场之中的规矩不多,这才有他这种商人子弟,崛起的机会。
李子瞻的偶像钱明义,他就是商贾出身,因为压对皇帝的宝。
钱明义现在是内阁大臣,位极人臣。
这激励着所有商人子弟,让他们知道只要能力强,他们也能登上高位。
有机会哪怕是机会渺茫,那也和完全没有机会是两种体验。
李子瞻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他询问道:“陆兄,皇帝陛下的圣旨,在九月十日举行百家争鸣大会。
陆兄认为这个大会对科举是否有影响。”
这个问题才是李子瞻前来陆府的原因。
他的关系网,能了解这种隐秘信息的人,也只有陆元鹏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