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跌宕起伏传奇色彩,从懵懂登上帝位,到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再到经历改造后的新生,他的故事是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鲜明注脚。
而在溥仪的人生轨迹里,有一个人虽未处于舞台中心,却同样有着令人动容的经历,他就是溥仪的保健医生——爱新觉罗·鹦烈·鹏。
鹦烈·鹏出身于有着御医传承的皇族家庭,其命运的丝线自出生便与封建皇室的荣耀和医学的使命紧密交织。在溥仪的故事落下帷幕后,鹦烈·鹏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他的一生,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封建时代医学传承在新社会的延续与发展的缩影。同时,在封建社会的医学领域,还有叶天士、薛雪等诸多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者,他们的故事同样熠熠生辉,成为了那个时代医学发展的璀璨印记。
1916 年,辽宁抚顺清源满族自治县南八家乡北大林子村,爱新觉罗·鹦烈·鹏诞生于此。其祖先世袭清朝御医。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之后,家族的荣耀与医学传承仿佛从一开始便烙印在他的生命里。
自幼,鹦烈·鹏便显露出非凡的聪慧。11 岁那年,他成功考入沈阳满族维城中学。同年,经族人举荐,他跟随叔父爱新觉罗·书堂踏上了中医学习之路。
叔父倾囊相授,清宫 300 年间的多种宫廷方剂如同一座神秘的知识宝藏在他面前徐徐展开。那些祖传秘方,凝聚着家族数代人的智慧结晶,每一味药材的特性、每一个配方的精妙之处,鹦烈·鹏都用心钻研。在叔父的严格教导下,他逐渐掌握了这些珍贵的医学财富。
时光匆匆流转,20 岁的鹦烈·鹏迈入哈尔滨中医学校。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现代医学知识。四年的学习生涯,他日夜苦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犹如一把磨砺出锋的宝剑,准备在医学的舞台上大展身手。
25 岁的鹦烈·鹏应召进入伪满洲国,成为末代皇帝溥仪的保健医生。伪满洲国的宫廷,庄严而神秘,却也弥漫着压抑与不安。
每周,鹦烈·鹏都要为溥仪进行健康会诊。溥仪性格古怪,疑心极重,对吃穿用度格外小心。第一次为溥仪诊脉时,鹦烈·鹏心中难免紧张,凭借着扎实的医术和沉稳的心态,每一味药材都经过深思熟虑,既要考虑药效,又要顾及溥仪的特殊身份和敏感心理。
溥仪对每一个药方都要亲自过目,反复询问药材的功效和来源。鹦烈·鹏耐心地为溥仪解释每一味药材的作用,不卑不亢,详细地分析病情,说明药方的合理性。
溥仪的病情是由于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引起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溥仪的身体逐渐恢复,对鹦烈·鹏也多了几分信任。
1945 年,伪满洲国灭亡,他回到了辽宁清原老家,此时的他,不再是宫廷御医,而是一个普通的百姓。
他开始在行走民间为老百姓瞧病,他走过崎岖的山路,踏入简陋的茅屋,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善良的心灵,他逐渐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信任。
后来,他挣了一些钱,在县城开了个私人诊所。这个小小的诊所,成为了他新的战场,也是他继续践行医学使命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1951 年,鹦烈·鹏因曾在伪满洲国奉职而被捕入狱。新政府入狱人员进行劳动改造,有生活技能的培养、劳动锻炼、思想教育等,通过这些改造重新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爱新觉罗·鹦烈·鹏在1951年被捕入狱,1979年特赦,度过了28年的牢狱生活。
这28年的牢狱劳动改造生涯,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医学的钻研和学习,他的医术、方剂,对以往的医学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