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乾隆六下江南赋诗

历史追光者 丁凡星 2463 字 4个月前

最终,经过五年的修建维护,河流河畔良田不再被淹,农民们可以安心耕种,江南百姓的生活也更加安稳,为江南地区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乾隆第三次下江南(乾隆二十七年,1762 年,乾隆帝 51 岁)

乾隆视察了黄河,他发现洪泽湖盛涨下河常受水患,于是规定高堰五坝水志,“上坝增一尺之水,下坝开十丈之门”。亲自监督执行,缓解了下河地区水患压力。正如乾隆可能留下的诗句“黄河浩荡映天光,治水安澜意韵长。高堰五坝规有序,下河百姓乐安康。”

又到海宁阅海塘,深知其对江浙财富重镇的重要性。全面考察部署,下令加强建设,提高抗灾能力。调拨资金人力,确保海塘坚固,保障经济稳定。乾隆吟“海塘坚固护江浙,财赋重镇稳如磐。万民安居颂盛世,江山永固映波澜。”

视察邵伯金湾闸,亲自测量泄水情况。针对问题下令引河拓宽加深,西湾埧再落一尺,拆两闸建石埧筑土堤挑引渠,解决湖水淤壅,改善泄水。乾隆感慨“邵伯金湾察水情,引河疏浚意难平。闸坝调整谋福祉,水利安澜万世名。”

乾隆来到西湖龙井,在神运石上题诗“移来不借五丁穿,峭蒨亭亭一朵莲。闻说铁牌同出井,依稀辨得赤乌年。”壬午暮春御题。下钤“乾隆御笔”方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乾隆第四次下江南(乾隆三十年,1765 年,乾隆帝 54 岁)

乾隆帝陪皇太后从京师出发,历时 95 天。重点视察了江南的水利工程和河防设施。在苏州乾隆与陈氏相遇,当地官员找来美女为乾隆献舞,其中扬州女子陈氏也在舞女之中。陈氏的美貌吸引了乾隆,酒过三巡后,乾隆向官员询问陈氏的出身,当晚官员便将陈氏送到乾隆寝宫。

乾隆对陈氏非常喜爱,想将她带回皇宫。这一事件引发了后续皇后乌拉那拉氏与乾隆的矛盾。

乌拉那拉皇后得知乾隆想带陈氏回宫,觉得乾隆此举有损皇帝颜面,便去阻止。在阻止过程中,乌拉那拉氏对乾隆说出了过于激动的言论,乾隆大怒,痛斥她出言不逊。

乌拉那拉氏一怒之下剪断自己的头发,乾隆下令将皇后带回皇宫,自己则继续南巡。回京城后,乾隆收回皇后的四份册宝,将皇后身边的侍女全部收回,只留下两名侍女,相当于将皇后废掉。

乾隆到达苏州后,听说苏州园林甲天下,便停留下来游览各处园林,前后停留了八天。在游览狮子林时,他对园内的假山、怪石、飞瀑流泉、古树名木以及精巧细致的厅堂阁楼大加称赞。

在游览到一处石头迷宫时,乾隆不顾随行官员劝阻,执意进入迷宫,结果被困将近一个时辰。出来之后,乾隆心情大好,挥笔写下“真有趣”三个大字。后来在状元黄熙的巧妙提醒下,乾隆将“有”字赐给黄熙,苏州府的官员便用“真趣”二字为狮子林旁的亭阁命名,即现在的“真趣亭”。

乾隆第四次下江南走的是大运河,这也是他六次南巡的主要通道之一,可见大运河在当时对于南北交通以及皇帝出行的重要性。

乾隆第五次下江南(乾隆四十五年,1780 年,乾隆帝 69 岁)

乾隆帝从京师出发,历时 117 天。乾隆的船快要到镇江时,在十余里外就能看到岸上有一枚硕大无比且艳丽可爱的桃子。等御船靠近,忽然烟火大作,光焰四射,桃子咣的一下从中裂开来,里面居然是一个大舞台,上面有数百人正在表演寿山福海的新戏。为了准备这场戏,当地的绅商争炫奇巧,其中两淮的盐商最为积极,但凡有一技之长的人都被他们请了去。

由于乾隆喜谈禅理,盐商们到处找和尚,但寺院中实在没有这么多名僧,于是他们找了一些稍微通晓内典的人,让他们剃成光头,充作僧人去迎接圣驾,并且事先与人约定,倘若皇上高兴,就永远为僧人,到时将以万金相酬,就算没被乾隆看中,还可以还俗,并且也能得到数千金。

和珅“拉赞助”:此次南巡,和珅承诺内务府只需筹措御驾的日常开支,其他的各项费用全由自己设法解决。他传令各省的督抚、河防、盐政、盐务总商,命他们加紧疏通道路,清理河道,翻新行宫,督造龙舟。而他自己每掏一文,授意两淮盐运使对扬州盐商们施压,让盐商们“自觉自愿”捐赠,满足了乾隆南巡的花费。

乾隆回程的路上,临进北京时碰到了一位僧人,这僧人带着一个小孩跪在路旁拦轿求见。僧人说小孩是乾隆的孙子,是和硕履端亲王爱新觉罗·永珹侧福晋所生,出生不久被扔到乱葬岗,后被僧人所救。经过调查,原来是侧福晋为了争宠,抱养了一个民间婴孩冒充死去的婴孩。最后僧人被凌迟处死,小孩因是被骗没有被处罚,被打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