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文钦

说实话,刘章也曾怀疑过文钦的人品,毕竟根据史书记载此人虽然有那么一些战功,但其名声绝对算不上好,甚至说是极差也毫不为过。

只是……那句老话是怎么说来着?史书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比如这一段:魏明帝太和年间,文钦担任五营校督、牙门将。文钦为人刚暴无礼,傲慢犯上,因此被上奏发配。魏明帝曹叡曾一度压制文钦的行动,但之后又让他担任淮南牙门将,并转任庐江太守、鹰扬将军。

根据这一段所述,其实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所在,既然文钦有前科在身(指其曾受魏讽谋反案牵连),而为人又刚暴无礼,傲慢犯上,那么魏明帝曹叡又为何会去重新启用其担任任庐江太守?

而若是文钦真的如此不堪,又有什么本事调教出一个堪称后汉三国第一将的儿子?况且说什么刚暴无礼,傲慢犯上,在这两点上难不成这个时代还有人比关张两兄弟更符合的?但这两兄弟什么时候被人指着鼻子这么诟病过?

或许有过,但那些人别说什么坟头草了,恐怕连坟都没有,正如后世那个某国关于“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论调”一样,说你有但你没有,那就活该你去死,可当你真有的时候,也就没人如此说了,毕竟谁也不知道那玩意会不会因为自己乱说话而丢到自己头上。

所以这所谓的刚暴无礼与傲慢犯上,很难说不是因为司马氏恶其相抗,而后一帮文人在为其补充罪责,而恰巧,文钦还不是一个能够正面对抗舆论压力的人……

继续多说一点,关于文钦在担任庐江太守期间还有件趣事,彼时王凌向朝廷上奏文钦贪婪残暴,称其不适合担任抚边将领,请朝廷治文钦之罪,于是文钦被朝廷征还。 文钦向曹爽诉苦,曹爽问:“王凌责备你曾载两船石灰,是要干什么?”文钦说:“我听说足下要修房子,所以特意烧了这两船石灰。

好吧,按照王凌的逻辑,文钦私下烧了两船石灰便是贪婪残暴,那么朝中的那些个公卿王侯们怕是再多长上几颗脑袋也都不够砍的,是吧?

所以说,文钦的事不说绝对,但在很大程度上,其污名更多就像蔡昭姬被迫改为蔡文姬一样,都是后来的人在捧统治者的臭脚,哪怕那位统治者其实并不在意这种事儿,所谓投机者攀附权势的敲门砖,不外如是也……

至于为何文钦会出现在许昌?

很简单,在这个时间线中,魏讽谋反案恰恰是刘章设局处理的,所以文钦被刘章保下来丢来许昌也不是件让人难以理解的事儿吧?

而且从另一方面来看,在如今新朝初立,曹冲那边又不准备大肆启用世家老臣的情况下,人才,尤其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才方面缺口其实还挺大的,所以钟繇在刘章离开之后不久也被调入朝廷另任要职去了。

至于许昌这边,在当时看来也没错,毕竟哪怕是刘章暂时不在,许昌城内也有负责戍卫学宫的军队以及大量的暗卫在。

只是让人没能想到的是,偏偏是最不太可能出问题的暗卫似乎是出了问题……